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成立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

当好企业权益保障“守门人”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1 09:37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法治日报通讯员 侯宝成 郭宇轩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法治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压舱石”。今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司法局立足职能定位,认真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法治思维破题,以服务创新赋能,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第五师双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5月28日,第五师双河市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运行,并迅速成为服务企业、助企纾困的强劲力量。

  今年以来,第五师双河市司法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制度先行,出台《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运行办法》《第五师双河市企业家法治服务一体化平台服务流程图》,建立工作专班机制,先后召开3次党组会、5次专班会专题研究部署,组建了由法律专家、资深律师等11人组成的“法治专家智库”,已为辖区企业提供招商引资法律风险评估、政策精准解读等定制化法律服务80余次,为2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体检”,收集意见建议23条,出具法律意见12条。

  通过建章立制、创新监管、优化服务、强化监督等系列举措,第五师双河市司法局不断将“服务指数”转化为经营主体的“发展指数”,从“企业安静期”的探索到“综合服务一次”的推广,再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每一项举措都彰显了第五师双河市司法行政系统护航经济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以来,在推动第五师双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棋盘上,该师市司法局频频落子,以法治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服务发展为核心目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为企业法律服务“零距离”,让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成为企业权益保障的“守门人”。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第五师双河市司法局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通过搭建“一站式”调解平台、创新“调解+”工作机制,推动涉企纠纷高效化解。

  从曾经的“调解难”变成现在的“协同管”,第五师双河市司法局创新推行法律援助“师市辖区通办”,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充分展现了师市法治共建的“大成效”。

  “希望你们继续多来讲法、释法,帮助我们提升依法经营管理水平。”近日,该师市司法局组织7名企业家法律服务团成员走进工业园区为企业送法,新疆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益林感慨道。这是第五师双河市司法局探索“订单式”法律服务的真实场景,也是司法行政机关服务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动注脚。

  同时,该师市司法局与师市有关部门共同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执法线索共享、信息联通、问题排查衔接联动等协作机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互评互查,建立企业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营商环境。

  “现在有了纠纷就去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律师和人民调解员都会来调解,很快就解决了难题。”新疆双河国农食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张振东说。

  此外,该师市司法局选派10名工作人员轮流进驻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努力打造“一站式企业矛盾纠纷调处”等专业化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纠纷“一窗受理、联动调处”;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对民营企业关注度高、与民营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重点执法领域开展专项监督,从源头净化营商环境,有效降低了企业维权成本,提升了市场运行效率,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

  正如新疆双河水控八十九团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符成军所言:“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让我们安心经营,遇事有依靠、发展有底气。”

  截至目前,第五师双河市司法局已提供涉企纠纷法律服务50余次,法治专家智库成员深入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开展“一对一”专项问诊72余次,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问卷调查服务满意度达100%,师市法律顾问围绕土地流转、法律援助等方面开展专题活动55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700余人次,累计推出128档普法节目……这些数据背后,是第五师双河市司法行政系统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的生动实践。

附件:

责任编辑: 操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