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许鹏
遵义,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红色记忆的城市,不仅是红军长征途中关键转折点的所在地,更是孕育独特而珍贵的红色法治文化的摇篮。红色法治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如“红军买‘猪条’”“周恩来遵义反贪”等故事,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廉洁、诚实守信的践行,不仅是革命精神的体现和早期红色法治文化的萌芽,更对当下法治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红色法治文化所蕴含的公平正义、廉洁奉公等理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法治精神高度契合。挖掘和宣传遵义红色法治文化,可以将这些生动的历史素材转化为鲜活的法治教育案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建设方面的早期探索与实践,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理念的认同感与接受度,促进法治理念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
近年来,遵义市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法治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比如赤水市官渡镇打造“茶馆嗑子匠”普法故事会,将党的政策理论、红色故事、乡风文明等用乡音土话讲给群众听,将长征时期的红色故事与法治内核相结合,让群众在参观学习中感受法治精神与革命信念的交织。遵义会议纪念馆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讲解《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深刻领悟长征路上党的法治建设。
红色法治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为当下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遵义,通过民主参与、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有效解决了当时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如今,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同样可以借鉴这种理念与方法,通过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公正司法等措施,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纪念馆社区为例,社区通过召开居民大会、居民议事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社区事务的决策科学、民主,同时积极推进实行“三公开”制度,增强了居民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社区还将红色资源与法治元素有机衔接,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如湘江河边的法治文化宣传牌、法治时光长廊等,通过这些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素养,推动法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管理。
未来,遵义将继续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研究,深入挖掘红色法治文化内涵,让法治照进每个人心中,成为信仰,更融入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遵义还将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打造更多的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培养更多的“法律明白人”,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让红色法治文化在遵义大地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作者系贵州省遵义市司法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