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娄底监狱:

“心巢”调解室助力教育改造罪犯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14 15:29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法治日报通讯员 胡波涛 彭锦涛

  近年来,湖南省娄底监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完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织密隐患风险预警网络,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着力做好教育改造罪犯工作。

  “感谢监狱的警官,给了我们父子重新再来过的机会。”走出三监区“心巢”调解室的罪犯吴某的父亲说道。

  3年前,时年20岁的吴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入狱后,行为孤僻偏激、缺乏改造动力。原来,因吴某入狱,父母失望之下选择离婚,与吴某也不联系。这成为吴某心中的痛,一度破罐子破摔,消极抗拒改造。

  “我们先后对吴某进行了20多次谈话,对其家属进行走访了解,终于挖出根源所在。”三监区副监区长罗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监区随即启动了“心巢”矛盾调解机制,引导鼓励吴某积极改造,持续做吴某父亲思想工作,着重修复吴某亲情关系。

  “把话说开,两父子一起加油。”调解室内,罗江耐心引导着两父子的破冰之旅。在罗江的努力下,父子间的坚冰逐渐融化。

  “心巢”调解室启用以来,已成功化解罪犯矛盾纠纷17起,做到“矛盾不出监舍、小事不拖大”。

  2024年以来,各监区落实“一人一策一调解”方案,成功调处矛盾332起,化解重大矛盾隐患9起。

  “你们看这封信的内容。”在一次清查过程中,特警队员于盎然在床垫下发现罪犯邓某写的信,字里行间充斥着绝望情绪。监区包教警察接力开展个别谈话,了解原因、引导情绪、化解难题。邓某逐步放下思想包袱,树立起积极乐观的改造目标。

  寒冷的冬天,七监区罪犯蒋某拿着照片的手却火热。照片上,他和女儿拥抱在一起。

  照片定格了亲情帮教的温馨瞬间,温暖了愧疚的父亲,挽救了破碎的家庭。“非常感谢监区领导的关心,让我见到了女儿,还帮助解决了女儿的学习问题。”蒋某说,“今后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去,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蒋某入狱后,一度抗拒改造、态度消极。副监区长周博昀开出治心病“良方”,让蒋某转变了态度,积极接受改造。

  近年来,娄底监狱利用中秋节等传统节假日,开展“情暖高墙·关爱孩子”等活动,激发罪犯对亲情的渴望。2024年,监狱组织亲情帮教20场,帮助解决罪犯未成年子女就学15人次。特殊的团圆、特殊的关爱激发罪犯向上向善的动力。同时,监狱切实抓好出监教育,实施“育新”计划、选评“高墙工匠”等,不断提高罪犯生产技能。

  “我们将持续创新教育改造形式,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墙内扎根,用好用活矛盾排查、化解、预防机制,不断降低狱内犯罪、刑释再犯罪隐患,为社会大局稳定、平安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娄底监狱政委彭欢虎说。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