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治日报讯 记者张冲 “现在我每月工资1万多元,感谢监狱的教育,不仅教技术还帮着找工作……”黑龙江省呼兰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郭树权在电话回访时,听到刑满释放人员康某满是感激的话语。
3年来,呼兰监狱累计举办就业培训班17次,组织就业推介会3次,近500名临释人员参与,签订意向就业合同820余份,跟踪回访260余人次。
为助力刑释人员顺利融入社会,呼兰监狱联合哈尔滨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职业培训学校及20余家用工企业,建立“政府+监狱+社会机构+企业”四方联动机制。通过定期举办就业推介会,解读帮扶政策、解答就业疑问、提供适配岗位,为刑释人员搭建起就业“直通车”。同时,监狱全面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从狱内就业准备到刑释后安置帮教,形成完整工作链条。
郭树权介绍,呼兰监狱创新构建“社会力量协同、狱内培训与出监衔接、就业安置推介、持续跟踪帮扶”一体的“闭环式”安置帮教体系,为刑释人员搭建起从监狱迈向社会的坚实桥梁。
安置帮教并非“一放了之”。呼兰监狱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持续跟踪刑释人员就业、生活状况,及时排忧解难。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关怀,不仅巩固了安置成果,更有效预防了再犯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