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施行以来,四川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司法部系列工作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复议为民,积极实施行政复议法规定的新程序和新机制,不断推动行政复议工作提质增效,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提升复议质量
持续强化公正高效制度优势
办案质量是行政复议的生命线。近年来,四川始终把提升行政复议质量作为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根本途径,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场所、流程、队伍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办好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
提升行政复议质量,过程把控是重点。四川先后印发了《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规则》《行政复议文书撰写制作规范》《省本级行政复议文书审签校核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案件受理、审理、文书制作等全流程进行统一规范,建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分级把关制度,确保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检验。高度重视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研究制定同类案件的审理标准和审查要点,努力实现“同案同判”,4个案例成功入选全国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实现了从“办结案件”向“办好案件”的转变。
提升行政复议质量,办案人员能力是关键。四川创新实施行政复议人员能力提升“十大行动”,通过抓实岗位练兵、组织集中轮训与专项培训等方式,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体系。去年以来,连续两年在全省开展行政复议业务技能比武活动,全面激发全省行政复议人员创先争优激情。司法厅与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五所高校合作,共建行政复议学科建设和行政复议理论实践“双基地”,并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行政复议法学研究会,形成理论成果230余篇。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联合培训2期,举办行政复议讲堂11期,共培训2.5万人次。
提升行政复议质量,场所保障是基础。为切实解决行政复议“门难找”的问题,四川在全国较早地制定了《行政复议场所及外观标识规范》,设立清晰、醒目指引标志和工作流程,切实让人民群众找得到门、理得清流程、办得成事。2024年以来,四川采取省级推动,市、县联动,全面铺开行政复议场所规范化建设,全省205个行政复议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已完成60%,预计在2027年将全面完成。
坚守为民宗旨
全力践行便民为民工作理念
行政复议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近年来,四川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始终坚持“复议为民”的工作理念,积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依法办理案件,全面提升群众对行政复议的知晓率、信任度。2024年以来,全省新收行政复议案件52899件,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
畅通申请渠道,让群众首选复议。四川各级行政复议机构采取“线下+线上”方式,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在经济开发区、企业园区、乡镇(街道)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设立行政复议服务点,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宣传活动15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50万余人次,引导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依法表达诉求。
在全国率先开展“在线复议”宣传周活动,通过“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和全国行政复议服务平台接收行政复议申请,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在其官方网站首页位置和微信公众号显著区域设置“在线复议”快速链接,实现群众足不出户“指尖复议”。2025年1至9月,在线申请行政复议6128件,占新收案件比例从2024年的5.44%提升到23.03%。
四川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坚持群众无小事,在办案过程中与当事人充分沟通,认真听取当事人意见,推动双方深入参与复议程序。在一起用人单位不服工伤认定行政复议案件中,行政复议机关通过现场走访、听证质证等方式查清了案件事实,又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引导用人单位进一步规范超龄用工情况。
深化实质解纷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近年来,四川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始终坚持把调解贯穿行政复议办案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四川特色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新路径。2025年1至9月,以调解和解方式结案4495件,全省行政复议案结事了率达90.4%。
搭平台,构建行政争议化解新载体。四川省司法厅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设立四川省行政争议化解中心,指导各地依托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建立78个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四川省自贡市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组织市级多个部门成功化解一起长达20余年的婚姻登记纠纷。
创机制,打造行政争议化解新体系。今年3月,四川在全省选取6个市、18个县(区)开展行政复议与调解对接试点,探索建立行政复议机构、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与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对接联动机制。达州、绵阳等地会同信访部门探索建立将符合条件的信访事项通过行政复议解决“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合力化解行政争议。泸州市将复调对接机制延伸至司法所,创建“4311”机制,成功化解一起长达15年的民转行林权纠纷案。乐山市犍为县探索领导包案化解行政争议。
强协作,形成行政争议化解新合力。今年7月,川渝两地在四川泸州举行以复调对接为主题的合作交流活动,并邀请上海、江苏等8个省(市)参加活动,发布川渝行政复议十大典型案例,出台川渝地区行政复议与调解对接工作办法,打造川渝行政争议化解共同体。
加强依法监督
推动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升
近年来,四川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牢牢把握行政复议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这一制度效能,坚持个案纠错与类案规范相结合,加大对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的纠错力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2024年以来,共纠错7955件,纠错率21.36%。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行政执法共性问题,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528份。在一起文某等不服某自然资源局不予批准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案中,行政复议机关综合考量申请人居住楼栋实际状况、群众意愿、增设电梯必要性,建议有关部门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规定,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出行不便问题。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助推依法行政的决策参谋作用,常态化编制行政复议分析报告和情况通报,全面分析行政复议工作发现的执法问题,制发通报600余期,召开联席会议400余次,提出工作建议3243条。成都市金牛区每月开展情况通报,区政府领导对被纠错率较高的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行政执法纠错率、败诉率持续下降。认真贯彻“3+N”工作机制,四川省司法厅会同省法院、检察院、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召开6场院厅联席会议,联合发布60个典型案例,建立办案指引6个,细化执法办案标准。
聚焦复议“护企”
积极助力更优营商环境建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以来,四川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先后印发《关于开展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的方案(2024—2026年)》《关于建立涉市场主体行政复议绿色通道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省司法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联制定的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十二项举措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方位为企业咨询、申请行政复议提供便利,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4887件,超过前10年涉企行政复议案件总和,案件涉及标的额140余亿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3亿余元。越来越多的企业遇到行政争议时优先选择行政复议。
为有效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四川实行涉企行政争议调解全链条覆盖,建立“行政复议机构+专业调解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协同的“1+3+N”复调对接机制,分类别组建涵盖招商引资、社保工伤、市场监管等领域专家库,为涉企行政争议化解提供专业精准的咨询和调解服务,积极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2024年以来,以调解和解方式结案991件。
此外,四川印发《四川省涉企行政复议案件挂牌督办工作办法》,细化督办程序,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全面摸排全省109件涉企行政复议中止案件,以及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社会稳定等案件,选取44件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已办结30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亿余元;加大对涉企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监督纠错力度,2024年以来,共纠正涉企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60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