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东
建立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梳理并公示行政检查事项1375项,确保“清单之外无检查”;上线运行行政检查“扫码入企”,企业扫码核实行政执法主体、人员、检查事项等信息,同步评价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执法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全面纠治涉企行政检查突出问题。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涉企行政检查频次同比下降近30%,切切实实为企业减负,让企业安心生产开拓市场。
“以前,我们每年要接待应急、生态、消防等多个部门的数次检查。去年5月,银川市金凤区启动‘综合查一次’工作后,我们接待的检查都是多个执法部门联合执法,执法检查的频次明显减少。”近日,中国石油银川分公司金凤片区党支部书记赵丽丹谈到“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时深有体会地说。
去年5月,金凤区协调市场监督管理、消防救援等执法部门,试点推行跨部门、场景式行政检查。通过建立“综合查一次”名录库、制定应用场景清单、派发检查任务、规范实施流程、强化检查结果应用,率先在一般工贸企业、大型商贸综合体、加油加气站、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综合查一次”。
今年,银川市全面落实“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制度,梳理第一批15项联合执法事项,集合各类检查事项至“一张检查清单”。比如对于每个家长都关注的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问题,清单规定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联合教育部门以现场检查的形式,开展联合执法。行政执法内容包括对食品经营许可情况、食品安全管理情况、人员管理情况,及对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的行政检查,指导监督学校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银川市司法局副局长蒋丽萍告诉记者,不仅执法检查事项“瘦身”,检查频次也大大减少,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同时,银川市还推行非现场行政检查制度,充分运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实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等非现场监管,对能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监管的,不再入企现场检查。
近日,银川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来到永宁县宁夏时代森淼家具有限公司开展双随机任务执法检查,在进入厂区之前,执法人员先登录宁夏行政执法App出示行政执法电子检查证,随后企业的工作人员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次执法的执法人员、检查内容等所有具体信息。执法人员进入该企业检查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所有执法记录以及发现的问题均向企业公开,方便企业查询整改。同时,企业可对执法服务态度、服务过程、服务成效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建议。
今年,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推行“扫码入企”,将列入执法计划的企业100%录入“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并将任务精准分配至执法人员手机App。今年以来已开展“扫码入企”检查86家,实现了执法过程的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
蒋丽萍说,今年,银川市全面推行行政检查“扫码入企”。入企主动亮码是预防执法风险的关键举措,既能有效避免多头、重复和随意检查,又能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强化日常监督,加强对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扫码检查704次。
同时,银川市还强化联合监督,建立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与人大、纪检监察、法治督察、审计监督等“十联动”机制,协同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强化个案监督,公布投诉举报热线,对未按照规定程序实施检查,超过频次上限检查,以及违反“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等相关要求乱检查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目前,银川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已向各行政执法部门下发工作提示函4份、监督通知书4份和监督案件转办单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