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二哥”:她比我的亲人还要亲
发布时间:2019-01-03 20:28:29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王瑛犹如一片灵动的红叶,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爱护,丝丝柔情,撼动山水……

  在南江,有一群被称为“背二哥”的农民工,他们曾是王瑛最牵挂的人。“背二哥”是四川大巴山特有的农民工,终年靠给人背运货物为生。

  落脚到南江的“背二哥”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里,他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有了自己的旅馆,自己的餐厅,还常有人来给他们上课,讲的都是让他们心里亮堂堂的实在话。这里面凝聚着王瑛的心血。

  他叫廖庆和,已经做了十多年的“背二哥”。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同期】(廖庆和 农民工):91年我就来了,初来时一天只挣一块钱,那时人不熟,没有人照管我们,我们在街上哪里合适哪里睡。

  廖庆和忘不了2004年冬天的那个晚上,累了一天的他睡在县城红星桥旁的一条马路上,朦朦胧胧中,感觉有人把棉絮轻轻地给他往上拉了拉。他看了看是个戴眼镜的女人,心里涌起几分感动。

  【同期】(廖庆和 农民工):我睁开眼睛看,我觉得她是个好人。

  没有想到,一年以后,廖庆和参加县工会组织的农民工培训,意外地看到了那位女子,她谦和微笑着走过来给廖庆和倒了一杯水。

  【同期】(廖庆和 农民工):我才回忆起,那次盖被子的就是这个人。他说你认不得呀,我说认不得,他说,她就是王书记,我说哪个王书记,他说是纪委的。

  王瑛把“背二哥”的事情看得很重,为他们说话,跑前跑后为他们排忧解难,最终在县委的支持下,办起了5家“背二哥”旅馆,他们这群一年四季睡街头的“流浪者”,终于能在屋子里睡觉了,一人一个晚上只收5毛钱,缺口的费用由政府补贴。不久,又办起了一家专供“背二哥”吃饭的餐馆,一顿饭只要2元钱,“背二哥”民工兄弟为餐馆起了一个直抒胸臆的名字:感恩餐馆。

  王瑛还抽空去旅馆为“背二哥”们上课。

  王瑛还自己掏腰包帮助一些困难的“背二哥”。

  石新友就是在王瑛的帮助下,从一个背竹篓的民工逐渐富裕起来的,如今他开着机动三轮车做搬运生意,在城里还买了二手房。

  【同期】(石新友 农民工):她说的,要我们进得来,留得住,现在我户口也转到这里来了,我确确实实也当了城里人了。

  如今,王书记永远地走了,“背二哥”兄弟姐妹在心里永远都忘不了这位好书记、好大姐、好妹妹!

  【同期】(廖庆和 农民工):听到王瑛同志死了,我眼泪一下就出来了,这个人(那么)好的,怎么就去世了,我说她这么年轻。

  【同期】(朱富英 农民工):我感觉这个人,说是我的姊妹好,她比我的姊妹还要好,比我的亲人好多了。

  【同期】(石新友 农民工):这样的领导老百姓确实从内心来说,是舍不得的。她在我一生中,脑海中是永远记得这位书记。确实,这种书记老百姓是盼望,盼望更多这样的书记。

  廖庆和唱着自己编的山歌来怀念这位人民的好书记。

  【现场同期】[廖庆和唱山歌]:王书记去世为我们做留念……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责任编辑:杨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