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刚结束院例会的湖北省十堰市西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章先斌在医院进行巡查、督导。看着东院区及部分外设门诊部恢复正常,奋战两个多月的章先斌露出欣慰的笑容。
有十堰“金银潭”之称的西苑医院,是十堰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指定的第一家定点救治医院,主要收治城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高峰时收治病例占城区一半以上。
今年57岁的章先斌,在卫生系统奋战了37年,担任西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已有10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章先斌的责任也越来越大。除负责医院纪检监察等工作外,临危受命负责组建隔离病房、后勤和医用防护用品保障。
疫情暴发期,大量患者涌入医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却都处于起步阶段。
“隔离病区改造该如何进行?”“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吃住问题怎么解决?”……一时间,各种问题堆积在章先斌的面前。
“这场硬仗慢不得、等不起!”章先斌每天奔波各个部门,了解难点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现场协调督导,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吃住都在办公室。
从20张病床到40张病床,到80张病床,再到120张病床,直至紧急改造出133张应急隔离病床,开放4个隔离病区,章先斌和同事们一起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这些工作。
“章书记,我们的防护服不够了”“口罩也不够了……”医院防护物资频频告急。章先斌顶着压力,不分白天黑夜,全力解决医用防护物资问题,科学调配,严格管控,确保每名医护人员披上“盔甲”,安全“逆行”。
“我们要有力保障前方打胜仗,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和物资保障!”随着医疗物资和爱心善款源源不断涌向医院,章先斌迅速组织人员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物资内控机制、紧急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全程监督疫情防控物资采购、接收、分配、拨付、使用,做好登记台账,一日一清,每日汇总,确保战“疫”物资用在刀刃上。
战“疫”开始后,章先斌又多了一项职责——协助做好后勤保障,负责十堰城区13家医院组建的3支医疗队、1支广西驰援医疗队和全院医护人员共300余人的服务保障协调。联系酒店住宿、合理安排人员轮休、医疗队员来回接送、提供防寒保暖物资……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正月初五下午6时,刚核查完医疗物资管理使用情况,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章先斌电话又响了起来:“医院供水管道破裂,患者和医护人员等着用水!”他联络商家紧急调运500箱纯净水分发各病区,冒着寒风组织人员争分夺秒抢修,终于在天亮时恢复了供水。
“监督员”“粮草官”“保障部长”……章先斌身兼多职,白天在疫情前线奔波,晚上梳理问题、部署工作,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饿了,吃碗方便面,困了,在沙发上眯一会。两个月下来,他体重减了二十多斤。
“疫情不退,哪有时间休息!”考虑到章先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同事们时常提醒,而他却一口回绝。
“在这场战‘疫’中,每个忘我工作的人都是英雄!”章先斌不愿多谈自己,而是讲了许多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故事。“疫情还没结束,我申请再上前线。”支部纪检委员、疾病科护士长肖红梅在隔离区坚守20多天被强制进行轮休。轮休刚结束,再次递交“请战书”重返抗疫“战场”。支部纪检委员、感染科主任吴激波和妻子双双携手战斗在抗疫一线,79岁的老父亲硬是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只为了多看他们一眼:“孩子们,要做好防护措施,替我照顾好自己!”支部纪检委员陈婷婷主动给11个月大的孩子断奶,选择逆行而上,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义无反顾踏入隔离病房,日夜坚守,没言一声“苦”。院纪检监察科干部王莉,不仅要抓好监督本职,还要冲在抗疫一线培训医护人员穿防护服、组织病区消杀、参与隔离区改造……一直保持满负荷的工作状态,经历了很多不眠之夜。
截至3月19日,十堰市西苑医院新冠肺炎患者204人全部治愈出院。
“这场战‘疫’我们竭尽全力,全院实现了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谈起这份来之不易的战果,章先斌不禁笑中带泪。(本报记者 王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