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盘行动”的践行者到节能减排的“绿色使者”,从履行监督职责的执纪执法者到主动接受监督者,从行为规范的制订者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守法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纪委监委广大干部将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明之花绽放火洲。2020年11月20日,吐鲁番市纪委监委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近年来,吐鲁番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机关干部“十要十不要十严禁”》等内部管理制度,从细节抓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粮食抓起,让文明气息处处彰显。譬如,对随地丢弃烟头、下班后不关电源、文件单面打印浪费纸张等行为也会在机关内部指名道姓通报曝光。
文明创建的历程是一个不断培养浩然正气、强化责任担当的过程。多年来,吐鲁番市纪委监委一直把文明办案、安全办案作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重要原则。
在办理某县县委常委、乡党委书记许某留置案时,许某认为自己长期在乡镇基层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此对组织的审查调查强烈抵触。由于思想压力和情绪波动大,许某的血压急剧升高,办案人员立即将其送医。在治疗期间,许某一直吃不下饭,办案人员得知其患有牙周炎,对固态食物难以咀嚼下咽,便专门为其开小灶提供流食营养餐。在许某住院的几天里,办案人员24小时轮流陪护,许某深受感动:“你们对我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还有什么理由对抗组织审查呢。”
多年来,吐鲁番市纪委监委以民心所向为动力,以政治担当护航脱贫攻坚,以为民情怀化解基层信访矛盾纠纷,对重点问题、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去年,吐鲁番市纪委监委在全市172个村、社区进行问题线索大起底,对2017年以来的21项财政补贴、近12亿元资金在拨付和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排查整治。市纪委监委20多名领导干部轮流接访共计72次,接待来访群众191批273人次,现场处理问题127个,跟踪督促解决问题20个,受理检举控告59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48件,处分40人。
多年来,吐鲁番市纪委监委一直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生动实践。从纪委监委的班子成员到普通干部,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到联系村开展调研、帮扶活动。2019年,该市纪委监委班子和一名副书记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个人,2名干部被评为自治区纪检监察系统“民族团结践行者”。
去年秋天,吐鲁番的葡萄丰收,而鲜食葡萄却销售较少,葡萄干市场又面临饱和,英萨村100余户村民家中共计400多吨葡萄干面临滞销的困境。当时正在英萨村入户走访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艾尔肯·白克尔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号召市纪委监委的机关干部出谋划策,帮助村民渡过难关。通过协调联系,吐鲁番果业集团进驻英萨村,对村里所有积压的葡萄干进行有序收购。
每逢元旦,吐鲁番市纪委监委的机关干部都要来到联系村,与村民一起开展“同讲民族团结故事,共叙民族团结情谊”讲故事比赛活动。选手们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真实鲜活、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大爱故事,让在场的干部群众深受教育和启发。在沟通交流中,市纪委监委的干部职工与联系村各族群众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也增进了感情。英萨村村民米拉吉古丽·吾甫尔说:“每年的讲故事比赛都很精彩,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非常令人感动,我们一定要维护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通讯员 吴庆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