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通讯员 谢红
趁着大好春光,康巴高原上的藏族群众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四川省石渠县正科乡然足村的巴登在生态农业科技园里忙着把刚采摘的蔬果装车运往青海、西藏;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扎西降措靠养殖牦牛新建了宽敞明亮的藏房,正在热情招待前来恭贺乔迁之喜的亲朋好友;理塘县藏坝乡固中村甲它在喜马拉雅植物园找到了工作,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从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到监督服务保障过渡期有效衔接,四川省甘孜州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先后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
近年来,甘孜州纪委监委结合地区实际,采取“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监督问廉模式,通过马背执纪到牧场、院坝问廉入农家、廉政文化进藏寨等活动,深入一线收集社情民意、排查问题线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1年3月,石渠县纪委监委在正科村入户走访时了解到,由于该村的水渠被冻坏了,800多亩土地得不到灌溉,无法及时播种。石渠县纪委监委立即联系职能部门维修水渠,并跟进监督整个维修工程。不久后,长达5000多米的水渠重新投入使用。
每年5月,大渡河沿岸的康定市姑咱镇都会举办“乡村振兴·樱你而美”康定甜樱桃采摘品鉴现场会,刚刚从树上采摘的各色樱桃引来了大批订单。“在樱桃种植前期,我们每月深入各村进行督查走访,指导村纪检员跟进监督,保障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针对群众反映的政策执行堵点难点问题,跟进督促协调有关部门整改到位。”谈起在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姑咱镇纪委书记江东感触颇深。
2021年以来,甘孜州上千名纪检监察干部深入2519个村11.07万户,收集意见建议2410条。同时通过“廉洁甘孜”微信公众号调查问卷,征集到11398名网友反映的432项诉求。甘孜州纪委监委按照行业系统分工,把这些意见建议和诉求逐一反馈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对于一些群众关注度高、呼声强烈的问题,州纪委监委会采取现场问廉的方式,进一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抓好整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得荣县日雨镇工作人员张某某未及时上缴2021年度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被诫勉谈话,丹巴县巴底镇木纳山村党支部书记市某因在通村公路验收工作中失职渎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乡城县教育和体育局干部李某因贪污助学贷款还款资金和贫困学生资助金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2020年以来,甘孜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全面收集掌握问题线索,集中优势力量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
“如果不是纪委查出来,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补贴被别人领取了。”见到前来做案件回访工作的州纪委监委干部,泸定县德威镇新磨房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该村原党支部书记何某利用职务便利,多领取羊肚菌、仙桃种植补贴款5万余元,并通过虚报新建钢架大棚、使用虚假增值税发票报销的方式骗取州级价格调节基金,并将骗取的资金先后用于发放建棚、种植羊肚菌工人工资和家庭日常开支。何某因此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针对类似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加大了对截留挪用扶贫资金、虚报冒领产业资金、落实过渡期政策走样等违纪违法犯罪问题的查处力度。2021年以来,我们立案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714件,给予830人党纪政务处分,脱贫攻坚期遗留的存量问题全面消化。”甘孜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做好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甘孜州纪委监委督促各县(市)和职能部门健全完善资金管理使用分配、项目立项审批招标等制度机制30余个,推动从制度层面健全完善基层治理长效机制。同时,深入分析2021年以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1000余场警示教育活动,持续释放正风肃纪反腐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