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出于公 公出于道
发布时间:2020-12-18 22:22:23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语出《吕氏春秋·大乐》,意指公平源于公正,公正源于道义。说话办事无私无偏“一碗水端平”,众人才会信服、社会方能安定;反之,老百姓就会有意见,就容易激发矛盾,影响社会和谐。

  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基本、普遍的伦理道德,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时时刻刻影响着每一个人。《哈佛家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在英国的一个村庄,面包师每天从农夫那里购买黄油,农夫每天从面包师那里购买面包。一开始,面包师觉得黄油的分量还是比较充足的,可是渐渐发现,黄油的分量越来越少。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向农夫提出了这个问题。谁知农夫一听,指天发誓说,自己绝不会做骗人的事情。两人话不投机,闹到了法庭。农夫告诉法官:“我每次卖给面包师黄油时,就用从他那里买来的面包做砝码,他告诉我面包是多少,我卖给他的黄油就是多少。如果说这个砝码不准,那就不是我的过错了。”农夫说完,法官当众宣布面包师败诉。你公平的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公平的对待你;否则,人与人之间就会陷入尔虞我诈的零和博弈。

  人际交往讲求公平公正,社会治理也要维护公平正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就有“杀人偿命”“欠钱还钱”等朴素的公平正义观,至今影响世人。据《史记》记载,战国将军赵奢原是收取田税的普通官吏,叫“田部吏”。有一次,他到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毫不客气地依法一连惩办了赵胜的9个管家。赵胜听后大怒,下令逮捕赵奢,准备处死。赵奢去见赵胜,说道:“您是栋梁之材,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管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如果人人如此,那么国家就会衰弱,就会遭受强国侵犯,甚至灭亡。那时,您怎么保住自家的富贵?”赵胜听后,转怒为喜,深为折服,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后来,赵奢被任命为将军,率兵援韩,大破秦军,功勋卓著,官列上卿。

  “法者,天下之公器”。倘若只是把公平公正视作一种道德,就会缺乏强制力的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如何用法治保障公平正义?有这么一幅漫画:球场边,三个人隔着围墙看球赛。高个子的人只需站着就能看到球场,中等个子的人扒着墙头勉强能看到球场,而矮个子的人什么都看不到。按理说,三个人看球的权力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却是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后来,他们搬来凳子,矮个子和中等个子的人站在凳子上,三个人一样高,都能毫不费力地看到球赛。平衡好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关系,就是法治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在资源禀赋等客观条件上存在差异,就好比漫画中的人身高迥异。通过法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既要追求程序正义,也要关注实质正义,这也是不断健全法治建设的要义所在。

  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依法治国,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共识。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并推动法治实践领域一系列举措落实落地,“中国之治”必将迈向更高水平。(得一)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杨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