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说史 | 狮子山下看国宝
发布时间:2022-07-19 11:06:00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形象,恰合曹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描述。

  虞世南摹《兰亭序》帖(局部),乾隆曾将宫中收藏的八种《兰亭序》版本刻在石柱上,是为“兰亭八柱”,虞世南摹《兰亭序》为第一柱。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局部),这幅画是宋代青绿山水的代表作品之一,与《千里江山图》齐名。 (本版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罗慕赫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在展出“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参展的三十五件书画作品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由于书画对展陈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这批作品将分成三组,每期展出一组。近期,该展览图录正式出版,让观众能够一次尽览这些中国艺术史上的名作,感知中华文化的宏深之美。

  传奇画家顾恺之将曹植的著名文学作品画了出来

  该展最受关注的画作当属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八月将展出北宋摹本,九月将展出南宋摹本。先有曹植的《洛神赋》,才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被谢灵运称赞“才高八斗”的曹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他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在诗歌之外,他的辞赋、散文也很优秀。

  黄初三年(222年),曹植从洛阳回自己的封地鄄城途经洛水,在洛水畔,曹植在恍惚之中见到了神话中的洛水女神宓妃,他为洛神的美所打动,他们彼此爱慕,然而人神终究殊途,曹植与洛神的相遇如一场梦,梦醒之后,曹植带着无尽的惆怅写下《洛神赋》。

  今天的读者阅读《洛神赋》无疑会感到吃力,但肯定不会对其中的一些词句感到陌生,它们已经美丽了千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如此描绘洛神的身姿,“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曹植如此描绘洛神轻盈的步态。曹植为读者留下了一个他想象中的洛神形象,而在曹植逝世之后一百五十多年诞生的画家顾恺之则将洛神画了出来。

  顾恺之是一位活在传奇中的人物,也许传奇太多,令后人不知关于他的记载哪些为真哪些为假。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故事。顾恺之身上颇有一些怪脾气,比如他喜欢倒吃甘蔗,别人问为什么不跟其他人一样顺着吃,顾恺之答曰“渐入佳境”。《晋书》中的顾恺之传记中,说他“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顾恺之画人物,经常好几年不画人物的眼睛,他说人物要画得传神,不在四肢,而全在眼睛上。

  据说南京的瓦官寺在创建阶段,寺僧曾向当时名士募捐,顾恺之夸下海口说自己要捐钱百万,大家都认为他是在说大话,就等着看他如何实现自己的诺言。他请僧人在瓦官寺里留一面白墙给他,在这面白墙上,他画上了当时颇受士人追捧的佛经中在家修行的居士维摩诘(唐代诗人王维挚爱维摩诘,以维为名,以摩诘为字),他在众人面前为维摩诘点睛,一时维摩诘仿佛活过来了,众人为了看画争相布施,轻易就达成了顾恺之许下的目标。

  后人评价“六朝三杰”时,认为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而顾恺之得其神。标明作者为顾恺之的三幅名画《列女仁智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故宫博物院都珍藏了后世摹本。《洛神赋图》虽是宋人摹本,但据学者研究“画风仍存六朝遗韵,其原本传为顾恺之所作”。打开长卷,洛神缓缓而来,画家用流畅的线条,描绘了她飘飘的衣襟,她回头凝望着曹植一行人等。随着长卷的展开,我们仿佛在看电影一般,关注着洛神与曹植的互动。在长卷的末尾,曹植坐在华丽的马车上向后搜寻洛神的踪影,而洛神早已不见了。

  在中国艺术史上,《洛神赋图》有着重要的地位。艺术史家巫鸿评论此画反映了中国绘画在六朝时代的两大进步:“第一,连续性叙事图画终于成熟,同一人物在画中反复出现;第二,山水艺术得到长足发展,画中的山河树木不再是孤立的静止图像,而是成为连续性故事画的背景。”

  “兰亭八柱”列第一,虞世南摹写的《兰亭序》得真迹形神

  顾恺之出生于东晋永和四年(348年),五年之后的永和九年(353年),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一场雅集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在中国历史上不灭的名声。这年的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古人有在这天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传统,这本是一个寻常的上巳节,是王羲之的散文与书法作品《兰亭序》让它变得不寻常。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据说在兰亭雅集时兴致高昂,乘着酒意挥毫泼墨,写就了传世名作《兰亭序》。待到酒醒之后,王羲之再写了数十百本,但都不如当日兰亭雅集时写得好,王羲之珍爱原本,将它传给自己的子孙。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在其辞世之后,人们更是以得其片纸为荣。论收藏实力,在古代自然还是以宫廷实力最强,据说梁朝的萧衍想以王羲之的作品教宗室子弟书法,请人从宫中收藏的王羲之作品中拓印出一千个不同的字,再由周兴嗣将这千字编写成朗朗上口的韵文,这便是《千字文》的由来。

  进入唐朝,人们对王羲之的热情不减,编写于唐朝的《晋书》用了“尽善尽美”四个字来高度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也正是在唐朝进入了宫廷,关于《兰亭序》入宫一事,说法纷繁复杂,有说是一个叫萧翼的官员从王羲之的后人僧辩处获得,也有说在书圣故里搜求到《兰亭序》的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前者逐渐演绎成了书法史上的一段传奇,反而让更可能接近事情真相的后者默默无闻。

  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国之瑰宝”展中,有王羲之的行书《雨后帖》(宋临摹本),也有欧阳询的行楷书《张翰帖》(唐摹本),但还是《兰亭序》最引人注意。此次展出的是传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帖,《兰亭序》的原本有可能随唐太宗入葬昭陵,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临摹本。虽然临摹二字并用,但如果要仔细区分的话,两者还是有差别的,摹本是“用纸绢蒙在画稿上,依原稿大小位置进行复制”,而临本则是“将原作置于一旁,观其形势、仿其笔墨,对照着描绘”。

  《兰亭序》的流传版本相当复杂。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将宫中收藏的八种《兰亭序》版本刻在圆明园一个亭子的八根石柱上,是为“兰亭八柱”,日后“兰亭八柱”搬到了今天北京的中山公园。虞世南的版本名列“兰亭八柱”第一,后人对其评价颇高,虞世南本身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曾拜师王羲之的后人智永,他同样是杰出书法家,虞世南得王羲之书法之真传,他应该亲眼见过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因此他的版本应“最得形神”。

  唐代有几位著名书法家,不仅书法佳,而且人品佳,为国殉难的颜真卿是一位,虞世南也是一位。虞世南为后世留下了一首经典的咏蝉诗,说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秋风是外在的,根本还是得益于蝉自身的清高,他咏的是蝉,其实说的也是自己。唐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分别是“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书法只能排最末位,古人最看重的还是一个人的德行。

  青绿山水双峰并峙,《江山秋色图》不输《千里江山图》

  近年来,中国山水画中的一个门类——青绿山水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各有自己的特色,水墨山水淡雅,无须为准备颜料而太过操心,最合文人的审美倾向;青绿山水要用到矿物质颜料来着色,有些颜料价值高昂,如可用来绘制蓝色的青金石、绘制绿色的孔雀石等,青绿山水给人以金碧辉煌、大气磅礴的感觉,那些矿物质颜料更使画作历千年而不变色。

  2017年,故宫博物院曾推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展出北宋末年天才画家王希孟绘制的《千里江山图》,许多观众排队等候了几个小时,只为欣赏十分钟它的真容。当时还展出了传为赵伯驹绘制的《江山秋色图》,暌违五年,观众将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再次欣赏到这幅画。

  或许《江山秋色图》没有《千里江山图》作者的传奇色彩,但在中国艺术史上,这两幅画作至少是不分轩轾。目前可见到的最早的青绿山水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青绿山水在宋朝达到顶峰,代表作正是《千里江山图》和《江山秋色图》。展开《江山秋色图》画卷,扑面而来的首先是奇崛的山峰,群山之中,碧水流淌,倘若我们更凑近观看画中的细节,便能看到水岸的房屋、驮着包袱的马队,看到山间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一条长廊随山势布置,长廊下涌出一条瀑布,看到三三两两的人或坐在树下休息,或在水边垂钓。《江山秋色图》在磅礴的山水中,隐藏着生活的气息,我们随意扫视画面,可供玩味的细节不少。

  《江山秋色图》的作者传为两宋之交的画家赵伯驹,字千里,他还有一个弟弟赵伯骕,字希远。两人都出身宋朝宗室,都是画家并擅长青绿山水。史书上没有留下多少赵伯驹的资料,今人甚至不知道他的生卒年月,只知他生活的时代大概是在两宋之交,曾与友人共绘一个扇面而得到宋高宗的赏识。

  据赵伯驹兄弟二人的好友曹勋记载,兄弟二人在绘画思想上强调画家胸怀的重要性:“写人物、动植,画家类能具其相貌,但吾辈胸次,自应有一种风规,俾神气翛然,韵味清远,不为物态所拘,便有佳处。况吾所存,无媚于世而能合于众情者,要在悟此。”绘画之道,不能为事物的外在形态所拘束,而是要将所绘之物整合进自己的脉络中,这就对艺术家的胸怀、态度提出了高要求。

  在故宫博物院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编的“国之瑰宝”展览图录中,编者提醒读者不要忘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首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文学史家、收藏家郑振铎组建了香港收购小组,当时大量国宝级文物出现在香港,香港收购小组将一批国宝级文物抢救回来,让它们从此不再远离故土。这批国宝级文物中有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韩滉的《五牛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当年一批国宝经由香港回家,如今一批国宝前往香港展览,文化凝聚人心,塑造我们共同的身份,鼓励我们追求共同的梦想。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杨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