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 | 留余
发布时间:2022-12-30 10:46:00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褚继光

  留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最早出自南宋士人王伯大的《四留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在《说文解字》中,“留”是“止”的意思,“余”是“丰饶”的意思,“留余”的本义是“止于丰饶处”,其引申义就是凡事都要有度,留有余地,适可而止,意在告诉人们在为人做事各个方面勿过、勿满、勿贪。

  追寻极致、抵达完美、止于至善,是我们应有的潜在目标和行为准则。但在一些情况下,留余忌尽的理念,同样值得深思。擅画者留白,擅乐者惜声。比如,古人谈雕刻方法时,认为“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高明的画家作画时,入画的景物再多,都要在画面上留出三两分空白之处。他们讲究的就是留余,凡有余地,就不容易失败。这是作画和雕刻的技巧,也是不能违背的原则。倘若雕刻太过,必然丧失挽救的机会,无法弥补,作品变废品;画面太满,无法给欣赏者以遐想的空间,令画作失去应有的韵味。

  知足常乐,满而不盈,是人生的幸福。一个人懂得留余,善于取舍,体现的是一种豁达闲适的良好心态和洒脱的精神境界。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一位邻居,自称“四休居士”,黄庭坚向其求教“何谓四休”,此翁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黄庭坚闻之,大为赞叹。能满足于已有的物质,过平淡的日子,明白内心真正所求,不被虚名浮华所裹挟,不被名声利欲所熏心,此为人生最好安乐之法。“勤有余劳,心无偶闲”,一些人之所以感到心累,正在于私心杂念太多,急功近利太盛,心中装得太多、太满,以至于负重过载,不仅使生活索然寡味,也让内心变得驳杂,受困于名缰利锁,甚至忘记了初心、迷失了方向。

  留余要心中有尺,做事有度,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有助于避免绝对化、片面化、极端化等倾向。清代学者李密庵在《半半歌》中曾言:“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很多时候,成败兴衰,浓淡缓急,就看如何把握分寸。内有操守,外有尺度。每个人,日常言行中讲一点“留余”,进有度、退有则,这个世界,便会多一点圆满,少一些缺憾。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留余要求人们要取舍有当。唐朝名臣张说在《钱本草》中把钱喻为药材:“钱,味甘,大热,有毒。……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贪欲钱财永无止境,少则得,多则惑,若贪念缠身、纵欲过度,过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容易招致灾祸。一个人如果取舍不当,不留余地,无法撇清真正的需求和贪欲的界限,进退失据,无处安放,只会像柳宗元《蝜蝂传》中的小虫那样,落个坠地而亡的后果。

  “终见乘桴去沧海,好留余地许相依。”一个做到留余的人,必定具有大视野、大胸怀和大境界。懂得留余,才能在令人目迷神惑、心旌摇荡的世相百态面前,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和淡泊情怀,超脱红尘的诱惑和世俗的困扰,凡事不计个人得失,善利万物而不争。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杨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