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素芝 霍锐敏
岁寒三友中,松柏以其不畏严寒、傲骨铮铮之姿,被古人喻为君子,颂其高洁之志。爱松柏的不只是古人,在古城淮阳,有一座以松柏造型艺术为特色的园林,园内有各种飞禽走兽和亭、塔、阁、台、坊等造型,皆由松柏修剪而成。该园因新华社原社长穆青题写的“淮阳独秀”而得名为“独秀园”。
独秀园位于淮阳柳湖北岸,太昊陵的东南隅,面积达40000平方米,有松柏造型100余种。园内松柏夹道、绿草如茵、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走进园中,各种奇妙的松柏造型令人目不暇接。“双峰骆驼”昂首遥望,似引颈长鸣。绿色“牧包”呈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风光。一株覆盖面积达110平方米的倒栽槐下方绿荫浓浓,设有石桌石凳,于此小坐品茗,十分清爽惬意。公园正中,一座直径3米、高6米的六角亭造型引人瞩目,驻足于此,前有“双龙戏珠”、“百鸟朝凤”;后有“孔雀”开屏、“绿宝塔”耸立;向左看有“双熊”嬉戏、“沙驼”望饮;向右看有“虎”啸天空……置身其中,你会感到,这不仅是一座公园,更是一座庞大的艺术宝库,一座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精粹的艺术大观园。
在造型区南侧,有棵三枝杈的杨槐,是园区打造的爱情树景观。既有爱情树,怎可少连理枝?创作者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为灵感,植下四株法桐,促进其茁壮成长。五年后,四株法桐枝杈交错,连成一片,其中两枝交臂相互摩擦,长势最旺,如情人亲昵。待时机成熟,园艺师便将两枝因摩擦而伤皮肉的枝干捆绑在一起,几年后,两枝杈生长一处,似情人牵手,形影不离,为古色古香的园林增添了一丝浪漫气息。
园林凝结着几代园艺巧匠的心血。主创者是园艺师王月惠和他的园林世家。王月惠是太昊陵松柏造型公园的奠基人,他的父亲王殿一则是王氏剪枝世家的创始人。王殿一自幼心灵手巧,闲暇之时,就在自家院子里把玩花草树木,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造型来,后来,他所在的王菜园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王花园”。王月惠对剪枝艺术的热爱更是超出其父。他不惜资财,在自己的花园里培育花草、松柏,精心修剪成各种生动的造型,供人观赏,时称“王家花园”。1957年,淮阳县人民政府决定筹建淮阳太昊陵公园。王月惠闻讯喜不自禁,亲自把自己的“王家花园”整体迁移到太昊陵去。公园建成后,王月惠又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培养一批热爱园艺的弟子上,使这座园林艺术更长久、规模更庞大。
现如今,太昊陵东侧已建起了新园区,占地20余亩,分主题造型区、泥泥狗造型区、成语及寓言故事造型区、淮阳出土文物造型区、亭廊造型区五个造型区。新园区将松柏造型与淮阳的非遗元素巧妙融合,创造出既具观赏价值又富文化意蕴的空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场所。
独秀园,一首凝固的绿意长诗,将自然雕琢成艺术。一草一木间,既有匠心的温度,也有岁月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