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7日发布的《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显示,辽宁省委着力解决弄虚作假搞忽悠问题,做了以下整改工作。
深入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围绕8个方面180项重点任务,采取每月调度、季度推进、年中小结、年底总结、绩效考核算总账的方式统筹推进,以实际行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持续整治经济数据造假问题。责成相关市对所属各县(市、区)2017年虚开工项目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有关责任人追责问责。以亿元以上项目为重点,完成全省项目排查,督促项目单位严格遵守统计相关法律和规定,确保项目统计数据真实性。制定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投资系统定期会商工作方案,不断完善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制定投资项目、调查单位入库管理办法,加强法人单位和投资项目入库审核,确保源头数据质量。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和省具体实施意见,不断完善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监督监管体系。
狠抓营商环境建设。组成督查调研组,重点对省“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中30个重大项目工程、12个重大功能平台和全省100个县(市、区)走出去招商引资及实际到位内资等情况,进行了督查和实地核查验证,强力推动工作落实落地。制定全省招商引资“忽悠现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7个方面整改内容,深入各市开展全面督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责任单位分期分批解决。制定加强全省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政府守信践诺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建立项目管家制度,督促各市逐项目、逐企业建立“1名项目管家+1名企业联系人+N个行政职能部门联系人”的项目管家制度,或其他类似模式帮扶制度,共为5717个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配备了项目管家队伍,提供“店小二”式的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狠抓政务诚信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政务诚信建设和政务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等方面工作,指导相关市着力解决政府失信问题。开展“政府失信、新官不理旧账”专项督导检查,对相关重点市进行实地核查验证,督促整改落实。指导相关市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辽宁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的立法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