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山西省监狱系统多措并举助推
“减假暂”案件实质化审理成效初显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2-12-12 09:52
分享到 打印

  今年以来,山西省监狱系统以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机制为抓手,深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以切实推进“减假暂”案件实质化审理为突破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质量收到良好效果,赢得了社会普遍认可。

  一、开通“刑罚执行微平台”, 一站式“学练测”打牢执法基础

  紧密结合监狱工作特点,积极适应封闭值备勤特殊工作模式,创新学习载体,探索“互联网+”专题教育新模式,在山西监狱微信公众号微平台设置“每周一学”“在线练习”“每月一测”等模块,作为民警学习的平台和重要阵地,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大学习大培训大研讨活动不断掀起新高潮。学理论的同时,学习内容还涵盖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基础法律知识,尤其是收监、释放、减假暂、申诉、控告、检举、解回再审等具体业务知识,每周确定一个学习重点,每天提供一套练习答卷,每月组织一次在线测试,每月动态通报学习测试情况,有效激发了民警参与“学、练、测”的积极性,全系统学比练蔚然成风。8月份上线以来,山西监狱微信公众号每日登录学习达4000余人次,在封闭执勤工作状态下,全系统民警参与测试率达100%。

  二、开设“监狱长讲执法”大讲堂,点穴式聚焦重点破解执法难题

  针对队伍教育整顿和案件评查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引起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减刑率低、假释适用少、办案周期长等问题,紧抓关键,突破瓶颈。省局牵头开设了“监狱长讲执法”大讲堂,确定重点课题,由各监狱分管刑罚执行副监狱长每周依次走上讲堂,面向全省各监狱班子成员、监狱提请“减假暂”工作委员会成员、管教职能科室和全体监区民警授课。开讲以来,来自管教一线的8位监狱长走上讲台,以“摆出一个问题,分享一条经验”的模式,抛出瓶颈难点,逐一分析解决,以一个个具体案例讲解重点执法案件的标准和程序,“一人上台、全监重视、全系统关注”的新颖方式,深入浅出地清除了模糊认识,划清了执法边界,明晰了工作方向,为有效提升工作绩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抓实三级前置审查,扫描式检视执法办案全链条证据

  根据案件实质化审理要求,为确保证据合法合规、真实有效,我们推行实施了证据“三级前置审查”工作法,力求将减刑假释证据审查置于程序启动之前。一是监区刑罚执行办案民警对符合条件罪犯的改造表现材料进行全面梳理、汇总、筛查;二是监区分包民警、刑罚执行专职民警、监区长和教导员对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的学习、劳动改造、奖惩、评审等方面证据进行审查;三是职能部门对应自身分管职责范围的证据进行审查。经三级前置审查,最大限度地确保了证据合法、合规、真实、有效,从而缩短了办案周期,提升了办案质效,降低了执法风险。

  四、开展典型案卷选评点评,案例式示范提高执法案卷质量

  为杜绝执法案卷瑕疵,提高执法办案质量与效率,我们组织开展了优秀案卷选评和问题案卷点评活动,从正反两方面作出示范引导,效果良好。一方面,从2022年1月份以来办理的减刑假释案卷中,选取能准确把握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实体条件和程序规定,能反映工作经验和成效,破解执法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对实际执法工作具有借鉴、启发和示范意义的案卷,评出一、二、三等奖,在全系统通报表扬,获奖案卷作为示范案卷在省局办案中心展出,供全系统参观借鉴。另一方面,加大刑罚执行和法制部门对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减刑案件、同步监督案件、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的审核监督力度,对发现的问题案卷,从中选择典型编写“案例点评”,每月推出一期进行重点剖析,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发挥“风向标”作用,促进案卷办理质量持续上水平。

  五、开展“法检监”同堂培训,互动式探讨解决执法标准不统一问题

  为强化相互配合和支持,省监狱局积极倡导,联合开展了“法检监”同堂培训活动。邀请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有关专业人员,对所有参与案件办理的法检两院和各监狱刑罚执行骨干民警进行培训,对实质化审查意见进行权威解读、全面解读、细化解读。通过同堂培训,有效凝聚了共识,统一了标准,推进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从“材料审查”向“证据审查”,“形式审查”向“实质审查”转变,政法各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六、强化考核通报,全过程监督倒逼提高办案质效

  为保证执法办案质量,省局紧盯质量、效率、效果关键指标,制定了执法办案考核细则,严格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对日常管理、案件评查、案件复核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社会、媒体监督发现的各类问题视情形在月考核中扣分、排名,并在全系统通报。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省监狱局督导整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全省监狱系统进行对照检查,督促履行好执法办案主体责任,堵塞工作漏洞,倒逼各基层监狱提高执法办案质效。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