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卫华:最美芳华献法援

来源:法治李沧 发布时间:2022-05-07 15:24
分享到 打印

  她豁达干练,办事雷厉风行,既有女性春风化雨般的柔情,又能在面对挫折时一往无前。她从事法律援助工作19年,先后为24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用行动诠释着敬业之美、为民之美、奉献之美。

  她就是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牛卫华。

  坚守初心 做法律援助事业的“拓荒人”

  2003年刚开始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时,牛卫华便发现群众法律维权意识比较淡薄,法律援助工作宣传不到位,许多老百姓甚至连“法律援助”都没听过。于是,年轻的她便在心中暗暗立志——要做法律援助事业的“拓荒人”。从那时起,她一有机会就进工地、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行法律援助宣传,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到基层开展法律援助政策和法律法规宣讲,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近年来,她结合特殊时间节点和不同时期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编写通俗易懂的法律援助宣传手册并随身携带,方便随时随地向群众发放。“只要我们多努力一点,法律援助和老百姓的距离就能更近一点。”牛卫华说。

  19年来,牛卫华参与举办法律援助宣传活动240余场,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李沧区的法律援助案件数从刚开始的一年几十件增长至2021年的1915件,越来越多的群众懂得了通过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拓宽渠道 做群众家门口的法律顾问

  从2012年开始,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区法院、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区交警大队设立法律援助便民岗,在全区各街道、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在律师事务所成立法律援助受理点,建成覆盖全区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从点到线,以线带面,将法律援助惠民举措带到千家万户。

  2022年2月28日上午,法律援助中心服务大厅里,受援人董女士紧紧握着牛卫华的手说:“幸亏有国家的好政策,帮助我们困难群体,非常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事情还得从2021年6月说起,董女士与工作单位产生劳动纠纷后,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法律援助便民岗向值班人员寻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了解到董女士目前处于待业状态,与两个孩子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内,符合“公民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为其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师。通过法律援助律师不懈努力,董女士在仲裁、一审阶段胜诉。目前,用人单位提起了上诉,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为她提供法律援助。除了设立法律援助便民岗,牛卫华还引进了“互联网无人律所”,为群众搭建起整合全国律师资源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群众随时可以来这里,用身份证一刷,想咨询什么问题、想找哪个律师,都能办。”牛卫华说。

  心系群众 做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捍卫者

  2004年,牛卫华接待了一位求助群众,法律问题咨询结束后,这位求助群众并没有离开,而是不停地从口袋里掏东西。牛卫华以为他是在找材料,便对他说:“大哥你没落东西,就给我一份材料,刚才看完就还给你了。”这位群众涨红了脸说:“我不是在找材料,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我没有钱,这是我结婚的喜糖,给你们喜糖吃。”他边说边掏出一把快要化了的喜糖。这件事虽已过去近20年了,牛卫华却记忆犹新。“法律援助本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老百姓就会认可我们。”“考虑到很多案件的特殊性,我们一直把调解贯穿法律援助始终。”牛卫华说。

  2021年7月,在窗口接待群众的牛卫华接到一通求助电话。求助人李甲是一名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病情加重,急需母亲去世时留下的丧葬费、抚恤金住院救治,但在款项履行过程中与其三弟李丙产生分歧,致使钱款迟迟无法到位。牛卫华考虑到求助人的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带领律师提供上门服务。经过对案件的全面分析,她认为通过诉讼拿回钱款,可能会经过一审、二审及执行程序,对于急需治疗费的李甲来说太过漫长,且一旦诉诸法院,兄弟间的骨肉亲情也会彻底破裂,于是她建议最好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在征得李甲同意后,牛卫华为其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第一时间拨通了李丙的电话。起初李丙的态度非常坚决,拒绝调解。但关键时候牛卫华的“牛劲”上来了,“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三次、无数次,直到把工作做通为止。”渐渐地,李丙也被她执着、敬业的精神打动,放下芥蒂,与李甲达成一致。在牛卫华的不懈努力下,该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长长的奖项名单见证了19年来,牛卫华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最美芳华献给了法律援助这份不平凡的事业。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