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法援中心高丽芳当选2020年度北京市“孝顺榜样”

来源:北京掌上12348 发布时间:2021-01-08 16:09
分享到 打印

近日,2020年度北京市“孝顺榜样”正式揭晓。2020年度北京市“孝顺榜样”命名活动由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协会主办。经过基层推荐、大众投票、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环节,并报请市政府同意,决定以市政府名义命名马辉、丛聪、朱瑜琪、李婷婷、李菡、张志华、金亚军、高丽芳、曹立根、葛继第等10人,为2020年度北京市“孝顺榜样”。

图片3.png

入选“孝顺榜样”的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高丽芳,在从事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中,以奉献为荣,立本职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诚心、热心为老年受援人服务,为老年受援人提供便捷、优质服务,有效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从心做起  携老扶弱  搭建助老心灵平台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量逐年蹿升,老年人已成为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人群。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北京市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年平均占比达到15.9%,高丽芳注重立足数据量化分析,把握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发展趋势和不同时段呈现出的案件特点,采取措施,不断提升老年人法律援助办案的质量。

一是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动之以情地开展工作。由于来访老年人普遍身患疾病,很多是年老后病重致残,行动不便,时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状况,遇到错综复杂的案件不知所措,并且案件大多呈现复杂、多类型、各类问题相互交织的特点,办理难度比较大。办案中,高丽芳注重搭建与受援人心灵沟通的平台,耐心倾听受援人对案件的看法和内心感受,对老人们坎坷的经历和饱经风霜的诉讼道路给予极大的同情,经常长时间与老年受援人进行电话沟通,了解老人们的困惑,对老人们进行了贴心、周到的服务。不但经常与老人分析案情,还提供了内心安抚、情绪疏导等必要的心理援助。

二是针对部分老年受援人不了解法律知识、爱钻牛角尖的特点,晓之以理地开展工作。部分老年人不停地打官司走入争讼模式,不知不觉沉浸于你输我赢的思维方式,经历从企盼、焦灼等待再到失望、不满的心理循环过程,个人的家庭、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高丽芳认为,帮助受援人走出来,正视国家法律,通过用心交流,才能了解老人们真实的诉求;贴近心灵,才能产生信任。据此,她对每一位老年受援人,不管情绪多激动,总是心平气和、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沟通,利用拉家常的方式开展工作,使老人们逐渐接受了她的开导。

高丽芳在受理受援人蒋某某侵权责任纠纷二审案中,第一次给老人打电话时,发现老人在交谈时过分不安和紧张,询问之后才得知她的老伴去世多年,女儿在国外,老人独自一人生活,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老年病,内心孤独无助,很担心工作人员不能为她找到适合的律师。之后,高丽芳定期给老人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状况,提醒其按时吃药、按时检查身体。期间老人两次专程来到法律援助中心,找到高丽芳,拿出自己家人的照片分享讲述,同时诉说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如何全力帮助自己。虽然最终案件结果未支持老人的诉求,但她不顾腿脚不好、交通不便等困难,专程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此案中,由于老人的证据有限,工作人员和律师在法律层面能做的工作并不多,但是通过心灵的交流,高丽芳兑现了最初对于工作的承诺,在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用心用力,让老人在彼此信任、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的大道上走了起来。

潜心研究  提升服务  做好法援助老工作

2020年疫情期间,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工作集中呈现“约见难”、“阅卷、会见难”、“办案难”三大困难。面对困难,高丽芳与其他工作人员迎难而上,认真研究对策,制定措施:一是迅速组建特殊时期专业办案团队,随时待命,承接案件不打烊,服务受援人不间断,为案件指派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律师力量。从细微处着手,用心为老人们提供法律服务,满足他们多样的法律服务需求,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二是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法院关闭了现场收取上诉材料的服务窗口,受援人只能通过邮寄的方式办理。考虑到个别受援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对快递业务也不熟悉,一旦错过上诉、再审等期限,就失去了行使法律的权利。为此,高丽芳帮助多位老人邮寄立案材料等法律文书。由于疫情期间大多都是网上开庭,她还手把手教来访老人学习怎么在互联网缴纳诉讼费,如何使用北京云法庭客户端开庭,保证老人的诉讼权利。三是为解决“约见难”问题,借助“三方会谈”机制,把部分老人与承办律师请到市法律援助中心谈话室,在工作人员主导下,进行三方交流,打消沟通中的误解,消除受援人疑虑,分析案情,让受援人正确认识案件的客观情况,避免出现投诉、缠访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受援人韩某某是失独老人,丈夫因尘肺病长期卧床,女儿在三年前因疾去世,为争取女儿工伤赔偿开始诉讼活动。老人一提起女儿就颤抖着痛哭不已。为安抚她,高丽芳耐心倾听其诉说,不断疏导其情绪。由于多年的诉讼让老人十分疲惫,老人想尽早解决问题,不顾防控要求多次到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要求与律师见面。仅在疫情期间,高丽芳就为她组织了两次“三方会谈”,怕老人情绪再起波澜,经过对多家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征求案件承接的意愿,最终确定了承办律师。由于其对案件结果的期望值较高,韩某某对约见的律师流露出不满意的态度,高丽芳又再次为她联系指派合适的律师。在疫情最严峻时期,高丽芳组织办案律师和受援人进行疫情期间特殊约见,坚持严格检测体温,做好防护工作同时,提供会见室、口罩、手套、消毒环境等措施,积极为受援人和律师顺利约见创造条件。截至到目前,韩某某的案件仍未结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这些工作,高丽芳将法律援助服务和对老人的关爱做到细致入微,以帮助受援人全方面、多维度掌握自己案件的客观情况,逐渐接受能够通过法律手段达到的效果。

高丽芳从事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6年,共指派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941件,其中残疾老人150件,上门服务4次。

图片2.png

耐心服务  排忧解难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当老人们满怀期待推开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大门,内心充满希望,但是希望并不是都能实现,不管结果如何,高丽芳都以百分之百的努力、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真挚的热心,全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受援人高某某由于拆迁问题进行了多年的行政诉讼,由于对案件存在不合理的期望,她稍有不满就与律师发生言语冲突,动不动就要求更换律师。高丽芳在对其案件进行指派过程中,注重事前与承办案件的法律援助律师沟通案情,告知律师案件特殊事项和老人的具体情况,提示注意事项和相关禁忌,以保证承办律师更好地办案;同时,查找高某某屡屡更换律师的症结,经过几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了解到老人一人独居,靠低保维持生活,对他人严重缺乏信任感,于是高丽芳经常给老人打电话对其生活和身体状况嘘寒问暖;由于担心错过审理期限,高丽芳多次打电话督促老人在不同案件节点办理相关手续。耐心细致的工作使老人的态度也有了变化,不再鸡蛋里挑骨头,开始尊重法律援助工作。立下为法律援助不懈努力的誓言只要一瞬,而誓言的践行却要经历种种艰辛,这位老人态度的转变就是高丽芳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80岁的受援人谢某某,视力一级残疾,长期为邻里纠纷产生的一系列案件奔走在各级法院之间,他先后申请法律援助案件16次。由于各方面因素,案件不能达到其预期结果。高丽芳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其进行了不厌其烦的释法析理工作,根据其案情,帮助其客观地分析纠纷处理的途径。针对其经常投诉律师和稍有不满就提出更换律师的问题,高丽芳一方面做好协调疏导工作,做到事前沟通,让谢某某了解更换律师的政策规定,慎重、合理地行使个人权利;另一方面不耐其烦帮助谢某某寻找适合的法律援助律师代理其案件。在谢某某申请法律援助案件的5年间,高丽芳不计较其偶发的脾气和数次无理取闹,劝说其不能将生活中的烦恼与案件问题相混同,对其提出的各种请求,高丽芳积极想办法协调处理,从未态度冷淡、置之不理。高丽芳在面对老年受援人的工作中,不抱怨老人的过高要求,不计较个人付出的得失,一心只想怎样帮助其解决问题。

受援人胡某的丈夫因工伤死亡,近四十年未落实工伤待遇,胡某多年进行诉讼活动。在帮助老人安排合适的律师承办案件的同时,考虑到老人年龄较大,来往路途遥远,高丽芳亲自进行上门服务工作,为老人的诉讼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务,也为老人送去了温暖。胡某为此多次书写感谢信和赠送锦旗,表达多年来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感激之情。

图片1.png

高丽芳为老人们所做的工作,体现了法律援助独特的力量,她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还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了老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和对生活的希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助老敬老的理念。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