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 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来源: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23 16:16
分享到 打印

  近年来,广东省河源市司法局积极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推动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服务向乡村延伸,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现乡村全覆盖

  河源市2014年启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2017年市、县、镇、村四级实体平台建设已完成,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已建成81个示范性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427个示范性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发挥化解矛盾纠纷、法治宣传、基层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功能,为乡村群众提供“一站式”、“一门式”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乡村统筹提供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多层次、规范化的法律服务。积极推进各类法律服务机构通过提供巡回服务、远程服务等方式,向偏远农牧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目前,学历公证、学位公证、机动车驾驶证公证、应届毕业生法律职业资格认定等事项已实现“市内通办”。申请人可通过扫码智慧法援网上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推广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引导村民通过移动端获取更多便捷均等化公共法律服务。

保障困难群众获得优质法律援助

  创新“三办”工作方法。在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对“三农”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供涉农法律咨询服务528人次,对农村高龄、失能、失独、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妇女等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12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受援人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8次。2021年全市共受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686件。全面推行申请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市受理告知承诺制案件89件。

  推广“三项”精准服务。建立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合作机制,司法鉴定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申请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体开辟“绿色通道”,给予免交、减交或缓交鉴定费等援助。河源公证处积极开展“浓浓敬老意 暖暖公证情”公证公益服务活动,2021年年底前,对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申请办理遗嘱公证的,免收公证费用。

促进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

  开展“公证进乡村”活动,在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设立公证咨询联络点,公布联系方式,提供24小时公证法律咨询、业务办理预约等服务,以及视频公证、巡回办证、定期办证等。开展“千家鉴定机构进农村”活动,在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设立鉴定机构业务咨询联络点,公布联系方式,提供咨询、业务办理预约等服务。开展“仲裁进乡村”活动,在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设立仲裁服务咨询联络点,公布联系方式,开展仲裁宣传进乡村活动。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