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法律援助暖心服务护民生解民忧

来源:河北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5-09-15 09:29
分享到 打印

  “你们比亲人还懂我们的难处……”说这话的是残障人士葛某。葛某因交通事故致残需长期护理,12年间,涿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持续提供上门服务,帮他累计拿到30余万元赔偿金。涿州市法援中心持之以恒的服务让轮椅上的葛某感动不已。

  近年来,涿州市法援中心紧扣困难群众多元化法律需求,以务实举措深耕民生服务与保障,让困难群众切实享受到更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优化服务解难题

  推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等多项制度,确保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简化审批流程,为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畅通绿色通道,实现即时受理、审批、指派;为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严格案卷考评,通过同行评估与案件评查,加强全流程监管,开展庭审旁听、案件回访,及时了解受援人满意度和意见建议。此外,还实行办案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的差别补贴制度,促进办案质量提升。

  为打通服务群众“堵点”,落实局长“坐班”制度:司法局局长每月到服务窗口坐班不少于4次,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听诉求、解难题,及时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局长直接在窗口听我说话,问题说得透,办法给得实!”不久前,来咨询工伤赔偿的农民工王某,对此项服务赞不绝口。

  为扩大服务覆盖面,构建起“援助中心+乡镇工作站+联系点”三级网络:在14个乡镇司法所设立“工作站”,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村(居)法律顾问协助接收、转交申请;在人武部、人社局等单位及“两馆一宫(青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等场所设立20个“联系点”,让群众可就近获得帮助。同时,优化办理程序,开通绿色通道推行“最多跑一次”等服务,实现申请当日审查、快速承办,让困难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注重强化多方协作:与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等单位联动,及时化解纠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联合妇联、工会、教育行政等部门推进“法援护苗”等专项行动;与公、检、法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完成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及法律援助全覆盖。

配强队伍抓培训

  多举措建强队伍,筑牢服务根基,切实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优选具有丰富经验的党员组建“先锋岗”,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法律援助服务全过程,以党建引领服务。打造“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库”,由律所主任带头,组织100余名专业律师参与,轮班全天候到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工作,为来访群众与受援人提供专业优质法律咨询和法援服务。聚焦能力提升,邀请资深律师与行业专家开展岗前培训、业务交流等活动,推动全员参训,2025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培训14场次,有效推动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迈上新台阶。

线上线下齐普法

  为让更多群众知晓法律援助,打出普法“组合拳”:2024年以来,累计向全市移动用户发送普法短信86万条,推动实现“指尖普法”;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定期向村(居)微信群推送普法内容,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此外,还依托“法治十进”开展集中宣传32场次,发放宣传册1.5万册、宣传品万余份;在元旦、春节等节点针对返乡人员、农民工开展专项宣传;针对260户困难户“送法上门”,让法援知晓率持续提升。

  2025年以来,涿州市法援中心已受理案件507件,接待来访及线上咨询1126人次,在帮助解决农民工工资等民生问题上成效突出。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