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万里援疆大漠边缘办实事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19 10:29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昊

  2018年,高岩自愿申请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成为一名法律援助律师。她踏上征程,穿越大漠、天山,来到地处“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与这片红土地结下第二故乡情缘。

  高岩工作于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刚到阿拉尔的第二天,她就领略了这里的“土特产”——沙尘暴,不久嘴、鼻、嗓子、耳朵出血,手唇干裂,饱尝恶劣干燥气候带来的不适。

  “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我看到兵团老前辈们住过的地窝子,条件很艰苦,但他们当年战胜各种困难,使我心灵受到很大震撼。”高岩下定决心留下来。

  她办理的第一个援助案件的当事人是两名残疾人。2018年8月的一天,刘某、彭某某前来求助,他们因干活受了工伤。

  当事人对高岩声泪俱下地说:“现在我们俩无人问津无人管,生活来源也没有了,求律师帮帮我们,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需要钱……”

  高岩非常同情他们,接受指派及委托后,她与两人深入交谈,又去两人先后工作过的单位了解情况。高岩得知当年刘某、彭某某发生工伤后,通过多次维权享受企业每月支付70%的工资。2018年,企业转型中,他们与新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了原用工合同,但新的用人单位停止了两人一切待遇。

  高岩先是提出多个和解方案,可惜都未能成功。她继续多方查找法规政策,支持两名受害人向当地仲裁委提出申请——支付拖欠工资、保留劳动关系并按月支付伤残津贴、缴纳社会保险。这次,她的代理意见得到了仲裁庭全部采纳。

  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后,刘某、彭某某来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送上两面锦旗表达谢意。

  “追求法律的正确实施是律师的行动指南,仗义执言是律师的立足之本。”这是高岩的信念。专业性是她的名片,热情助人是她的标签,田间地头、企业车间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法庭、监所、各调解站点是她的办公场所,宣传、调解、代理、辩护、讲座、授课有条不紊,传帮带耐心细致。

  “高律师你看看这些‘证据’,我们辛苦了一年什么收获也没有,贷款还等着还呢,明年种地购买化肥、农药、地膜的钱都没有……”2018年,一个农场的86户棉花种植户购买了某公司的滴灌带,发现有漏水、破裂等质量问题,影响了棉花生长,年底产量低甚至绝收。农场党支部书记和部分种植户拿着照片和剩余的滴灌带,找到高岩诉说自己的委屈。

  “棉花的收获是种植户养家糊口的全部收入呀!”高岩感慨地说。接受指派及委托后,她立即打电话约谈生产、销售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高岩几次沟通下来,销售企业终于在约定时间与种植户进行面谈。

  高岩和同事们拿出了有力证据和详细资料,列举滴灌带质量问题、棉花地受损事实、种植户补救的合理支出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经过两周的反复谈判,高岩终于将此案调解成功。企业承认了质量问题,并同意一次性给付种植户赔偿款及回收剩余滴灌带,双方达成了按量退款的一致意见。案件圆满解决,保证了种植户来年春播。

  “我是律师,是援助律师,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为困难群体说话是我的职责。”这是高岩的口头禅。一年、两年、延期……高岩爱上了这座“绿色岛屿”,爱上了边疆朴实的人民,一直奋斗在法律援助工作一线。

  三年来,高岩受理了103件法律援助案件、惠及160多人次,代书法律文书200余份,为农民工等困难群体讨薪、维权涉及金额500万余元。她深入团场连队,去受援人处调查走访、回访,既为困难群体维权,又为企业提供法律帮助。她用心去做事,用专业知识去敲门沟通,每一次接待、每一份代书、每一场出庭、每一件调解都凝聚着她的辛苦付出。

  “当看到那些无助的老百姓找到我,又因为我的帮助重新露出笑容,我感觉自己尽心尽力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灿烂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高岩说。

  高岩还主动了解师情、团情、民情,积极融入一师阿拉尔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为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她被第一师阿拉尔市信访局聘为顾问律师,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参与研判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开展普法宣传等工作。

  一路走来,高岩获得了2019年度“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杰出贡献者金牌等多项荣誉。

  万里援疆办实事,大漠边缘传佳话。

  高岩以一名女性的炽热情怀,彰显法援律师的慈爱之心。她用自己的柔弱之躯,奉献出一次次无私的援助,使弱者有助、难者有帮,捍卫了法律尊严,维护了当事人权益,赢得广泛尊重与肯定。

附件:

责任编辑: 刘海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