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纲领和总遵循,产生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又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强有力指导作用。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专栏,全方位多维度总结推介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思践悟,指导实践,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上台阶的具体举措、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敬请关注。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一年将至。
去年11月,在党的历史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要会议在京召开,这就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让全面依法治国有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由此开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会议精神被转化为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进法治建设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
业务工作重党建
基层法治出新彩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在司法行政领域,加强党的领导就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成绩。以基层司法所为例,统计显示,全国司法所平均每年为基层党委政府提供重大决策的法律意见建议21万条,协助制定规范性文件6.5万件,指导村(社区)制定村规民约17.3万件,推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浙江、广东等地明确司法所承担基层政府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基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等职能,有效推动了基层法治政府建设;上海市深入推进司法所“开门办公、主动服务”,助力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复市;湖南省司法所服务落实“六稳”“六保”,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创造和谐有序的法治环境;四川省司法厅联合农业农村厅推进司法所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全国司法所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平均每年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矛盾纠纷661万件,直接参与调解疑难复杂纠纷180万件,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党的领导是分不开的。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相关负责人说,各级司法行政系统全面加强党对司法所工作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司法所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将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司法所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我们坚持‘司法行政讲政治、业务工作重党建’,切实加强司法所党建工作,全国司法所共有党员6.2万名,司法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司法所队伍政治忠诚进一步筑牢,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
顶层设计已完成
法治政府先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