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浙江湖州:奋力打造现代法治城市典范|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巡礼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03 17:03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吴攸

在浙江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湖州,是镶嵌于长三角的璀璨明珠,是江南水乡的“绿富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里诞生,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方之一,清丽的自然风光中浸透着浓厚的人文底蕴……

在湖州看见法治中国。

湖州,是近代“法学之父”沈家本故里,拥有丰富的法治实践:新时代乡村治理“余村经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安吉样板、镇域治理“织里经验”、“五未”土地处置“湖州经验”、美丽乡村法治建设标准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构成法治湖州的多彩图景。

“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美好愿景与“年轻来湖”的创业激情,需要法治建设的坚实支撑。作为湖州市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纲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州考察,对湖州提出“顺势而为、乘胜前进”新期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现代法治城市典范,让法治成为湖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考评中多年居全省前列,2018、2019年度连续获评全省第一,实现“平安十三连冠”、平安区县“满堂红”,人民群众法治建设满意度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阳光公开推进依法行政

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

青山巍巍,绿水盈盈,9月的余村,一派游人如织的繁忙景象。走进余村村委会大楼,橱窗栏前,余村党务、村务、财务全公开,每张财务收支表上,都有村监委主任等多人签名。

2019年8月,宁波市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指引》,率先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地方标准。以指引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宁波市2019年共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433件。

湖州牢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精神,在法治浙江建设重要战略中系统谋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公布率、民生和企业事项“一次办结”率、涉企证照通办率、“最多跑一次”覆盖率等指标全部100%,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湖州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法治政府建设体系,每年初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规划、计划和考核评价办法,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暨府院检联席会议,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从政府文件全领域公开到政府会议多维度公开,从市县、镇街到村居的全面公开,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湖州经验”。

登录湖州市人民政府网站,点进政务公开专栏,上方一排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的彩色模块特别醒目,除了重大决策预公开,政府会议也全部公开,包括政府全体会议、政府常务会议、部门专题会议纪要全都上网。

8月21日公开的第67次常务会议纪要显示,会议由王纲主持,听取了多部门情况汇报,包括市综合执法局局长闵山明关于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划转有关情况的汇报,强调要建立完善行政主管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

“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联接民情民心,呼应民生需求。湖州各级政府通过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扩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透明度。”湖州市政府办副主任肖体红告诉记者。

运行7年的“12345政府阳光热线”,是湖州市民与政府的连心线,是为民办事的服务线。疫情期间,湖州率先将12345热线定为疫情防控举报电话。从1月25日到4月10日77天时间里,热线累计接到涉疫来电135507件,及时回应百姓关切。

深化改革全面履行职能

在这片热土上,改革正成为推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的动力。

湖州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建5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探索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公积金窗口,市民沈女士想提取住房公积金,不用提供证明材料,工作人员从系统中调用记录即可办理。

为推动“无证明城市”创建,湖州成立创建“无证明城市”工作专班,广泛开展“奇葩证明”征集活动,邀请法律专家组对梳理上报的1000余项证明材料逐条“过堂会审”。截至目前,湖州共梳理证明材料2583项,累计公布取消2526项,占比97.79%,基本实现政务服务“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去年,湖州出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深化“涉企证照由市场监管部门通办”改革,梳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518项,清单之外不限制企业进入市场领域。

“最多跑一次”理念延伸到各个末端,湖州深化“一件事”联办,企业开办“一件事”压缩至8小时内办结,推行量大常办事项“限时办理清单制”,实现15分钟内办结715项。

湖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指数位列全省第二。优化“标准地+承诺制+一窗代办”运行机制,成交工业“标准地”420宗16421亩,出让进度保持全省第一。优化涉企税收服务,税务事项网上办理实现100%全覆盖。

行政应诉带动争议化解

一起治安行政处罚二审案件在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长兴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盛洪卫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在湖州,“一把手”出庭应诉已成常态。2019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高达94.6%。抓住“关键少数”,市长带头出庭应诉,形成“出庭为常态,不出庭为例外”格局。

“从市长到区县政府‘一把手’均出庭当被告,让老百姓相信,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推进行政争议化解的具体行动中。”湖州市司法局副局长李才说,出庭应诉率连续3年增长背后还有府院协作和机制保障的支撑。湖州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明确职责和要求,从机制上保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落地生根”。

湖州每年定期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和行政案件形势分析会,就行政应诉及行政争议化解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举措。法院定期通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以司法建议书形式提醒、督促,确保全市行政机关正确全面履行出庭应诉和化解行政争议职责。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旨在化解行政争议。湖州深化府院联动,推进诉源治理,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县两级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全覆盖,去年全市一审行政案件调撤率55.8%,位列全省第一。出台《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工作规则》等5项制度,配强专业调解队伍,建立重大争议包案化解、特殊争议联合会诊等长效机制,力促争议实质性化解。市司法局联合法院等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意见》,共同探索建立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新机制,力争行政争议发案量、败诉率实现“双下降”。

记者手记

重估湖州价值,除了拥有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地缘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的政治优势,湖州还拥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法治先发优势,让法治成为湖州的核心竞争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等系列指示;沈家本故里独一无二的文化自信;多项法治政府建设全国首创经验奠定的坚实基础,都为这片热土、这块绿地,匹配了最好的营商环境。

规范公权力是法治的基本精神,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的价值实质,湖州以阳光公开、深化改革、机制保障为路径,奋力打造现代法治城市典范。相信依托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上下协同发力、群众广泛参与,湖州围绕“重要窗口”示范样本的新定位新目标,以成功创建示范市为新起点,必将打造更加令人期待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标志性新成果。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