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明确行政执法准则 切实提高质效水平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5-11-03 10:25
分享到 打印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监察与反腐败研究中心主任,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曹鎏

  司法部发布的《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迈向更高水平的制度举措,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新时代行政执法作为保障社会和谐、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其多维功能日益凸显。《准则》通过构建清单化的行为规范,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执法为民、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廉洁自律”四大原则,具体化为“十个严格”的行为要求。这不仅为行政执法人员框定了行为边界,更是对执法权力运行的事前引导与风险预警,有力彰显了行政执法监督“治未病”的治理效能,以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构建执法清单体系 确保依法尽职

  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行政执法必须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准则》以“坚持依法行政”为基本原则,以“严格遵循职权法定”和“严格做到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为基石,为行政执法构建了权责清晰的清单体系,既划定了权力边界,也明确了履职方向。“严格遵循职权法定”构筑起防止权力滥用的“底线清单”。《准则》明确“严禁无权执法、越权执法”,特别是严禁第三方服务机构、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执法,从源头确保执法主体的适格性与专业性。“严格做到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则构筑了确保执法权有效实施的“责任清单”。执法权的行使不仅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更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准则》要求执法人员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并严禁不作为、慢作为、压案不办、拖延执行等消极履职行为,确保法律得到及时、充分、有效的执行。

  积极担当作为 促进个案正义

  个案正义是人民群众感知法治的终极关切。《准则》以“坚持执法为民”为导向,通过“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客观事实执法”与“严格做到公正执法”,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在每个案件中实现统一。坚守事实与法律底线,是实现个案正义的基石。《准则》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并明令禁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及下达罚没指标,直指实践中以罚代管、权力寻租等顽瘴痼疾。同时,为确保执法的纯洁性,《准则》还严禁截留、挪用所收取的费用或罚没财物等行为。公正执法的关键在于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对此,《准则》要求“排除不相关因素干扰”,防止选择性执法、机械执法和“一刀切”执法。通过将法律的原则性规定转化为可操作的标准化尺度,推动执法人员在个案中综合考量法理、事理、情理,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让人民群众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彰显以人为本 推动人民满意可实现

  新时代的行政执法是管理与服务的统一。《准则》通过“严格推进文明执法”和“严格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推动“人民满意”成为可检验的执法目标。文明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的直观体现。《准则》要求执法人员“仪表举止文明得体、语言规范文明”,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杜绝任何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严格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更是将执法工作提升至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执法人员应将服务意识融入执法全过程,促使执法者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和“指导者”,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强化程序法治及规范化建设 着力提高执法公信力

  程序公正作为看得见的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前提。《准则》围绕“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严格遵守行政执法案卷归档保存规定”和“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构建起一套规范化、可追溯的执法体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为执法权力设定了不可偏离的轨道,全面落实“三项制度”,确保行政相对人的各项程序性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而“严格遵守行政执法案卷归档保存规定”则确保了执法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案卷的真实与完整是落实执法责任、实现有效监督的基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要求执法人员保护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这是维护社会信任与和谐有序的必然要求。通过强化程序法治与规范化建设,使执法行为在阳光下运行,行政执法的公信力自然得以显著提升。

  明确廉政红线 提升职业道德

  廉洁是行政执法的底线,也是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准则》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廉洁自律”作为政治和道德要求,通过“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为执法人员划定了廉政红线。《准则》明确禁止执法人员从事与执法工作有关的营利活动,并对“违规收取或摊派财物”“截留、挪用罚没财物”等行为亮明“零容忍”的态度,旨在构建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执法队伍。这要求执法人员不仅要在业务上精通,更要在政治、纪律和作风上过硬,必须不断树立法治信仰,培育职业良知,自觉抵制各种利益诱惑,从根本上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社会信任度,筑牢法治政府的廉洁根基。

附件:

责任编辑: 白海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