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疫”不容辞,共克时艰

——记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司法社工抗击疫情事迹

来源:司法部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1-01-26 14:04
分享到 打印

王峥 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有这么一支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队伍——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司法社工,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岗位分布在昌平区各镇(街)基层司法所和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承担着全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辅助业务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迎难而上,勇当逆行者,放弃春节假期,克服自身困难,在完成自身本职工作的基础之上,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护第一线,谱写了一个个疫情防护的感人事迹。

一、甘做“守护者” 爱心最暖

29岁的王增辉是天通苑南司法所的一名司法社工,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和司法所的“战友”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在基层抗“疫”一线。王增辉负责协助社区矫正工作,自大年初一返回工作岗位,一天也没有休息。他的热心守护温暖了许多人。

“药已经停了三天了,医院有点远,不敢去医院,怕传染新冠肺炎......”社区矫正对象刘某某说。她和丈夫李某都是癌症患者,需长期服药维持。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要求,司法社工每周要与所管矫正对象进行见面谈话,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并开展心理疏导。在一次见面谈话过程中,王增辉听到刘某某的话皱起了眉头,“哪个医院?我去帮你取!”“那怎么行,不夸张地说,是有生命危险的!”“别说了, 医院地址、医保卡......”拿到这救命的药后,刘某某有点哽咽:“你们就是我的守护者......”

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行政系统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战场,自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启动了“日报告、周见面”制度,每天王增辉都会和辖区所有社区矫正对象聊几句,问问情况,帮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手机坏了?社矫APP登录不上了?不会弄?等着,一会就到你家小区门口,下楼我帮你装。”“电子腕带又不亮了?别急,明天去你那的时候帮你看看。”“买不着菜?有个美菜网挺好使的,送上门还不贵。”......在司法社工的心里,社区矫正对象不仅是被管理者,他们也需要“家人”般的关心,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时期,司法社工就是他们的“家人”。

二、勇做“逆行者” 初心最美

“今天体温多少度?家里人体温都正常吗?好的,那您外出尽量别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记得做好防护……”3月9日一大早,回龙观司法所司法社工李孟晨就来到单位,接听辖区内24名社区矫正对象的电话报到。

2019年7月,李孟晨到回龙观司法所工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就用90后独特的工作方式“俘获”了不少社区矫正对象的心。工作积极认真、服务微笑待人,大家都喜欢称她为“大美妹妹”。

疫情发生后,回龙观司法所将社区矫正对象的见面报到改为电话报到,报到内容包括体温、家人情况、有无接触外来人员、有无外出等等,而李孟晨的任务就是每天到单位接听这24个电话。一上午的时间,李孟晨每一次接听电话都不厌其烦、耐心细致,认真询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并做好记录。“现在是特殊时期,对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加大排查力度,避免对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李孟晨说。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李孟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社区防控疫情值守。大年初三回到工作岗位后,她立即参与到回龙观街道融泽家园三区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融泽家园三区社区目前共3000余户1万多人,随着企事业单位陆续复工复产,社区居民也越来越多,给志愿者增加了不少压力。见此情况,李孟晨主动担起责任,虽然她家住十三陵镇,每天上下班来回需要3个多小时,可她每天都会赶在上班高峰期之前到社区门口值勤,下班高峰期之后才离开,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儿。测量体温、查看出入证、外来人员登记……即使每天要重复无数遍相同的动作,但李孟晨的眼睛里从来都是笑意满满。李孟晨的敬业精神让同事们敬佩不已。“我们都挺佩服这个小姑娘,站岗值守对进出人员、车辆的登记一丝不苟,从不漏掉一人一车。”说起李孟晨,融泽家园三区社区居委会委员、党支部委员刘英敏赞不绝口,“每次为进出人员测完体温后,她都会说上一句‘谢谢您的配合’,社区居民都很喜欢她。”

三、敢做“冲锋者” 信心最强

“感谢你们对我如此重视!我真的没想到政府把我接力送回家,谢谢政府!谢谢你们!”3月3日,南口镇刑满释放人员刘某,在下车走到家门口时,说出肺腑之言。可他哪里知道,为了他,司法社工刘勋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经过多次反复与监狱、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村委会电话沟通协商,又不知道多少次到村委会及刘某家中进行实地走访核实,最终才使其顺利返回家中进行居家隔离并与家人团圆。

刘某是疫情防控期间昌平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缩影,自疫情发生后,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刑满释放人员的严密防控,避免密切接触一直是安置帮教工作的核心。为此,司法社工刘勋首先是摸清辖区疫情防控期间预释放人员的分级情况、衔接路径、家庭状况等信息,分别建立衔接接收台账、制定安置帮教个案,做到一人一策、一人一案。同时严格执行市、区两级司法局做好刑满释放人员“三防”和“十二个必须”的要求,对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做到必接必送、三单齐全(隔离体温监测结果清单、核酸检测合格报告单、CT检查合格报告单)和必须14天居家隔离,坚决杜绝病毒输入扩散。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压力,作为一名司法社工,刘勋没有知难而退,只是默默把工作做好、把每一名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好当作自己最大的安慰。

四、善做“值守者” 决心最坚

“张某某,过年好!最近身体情况怎么样?疫情防控期间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走动……”“金某某,你立即报告一下现在的位置,如果越过北京市地域界线,责令你马上返回,并如实向司法所报告情况。”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的特殊情况,昌平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的14名司法社工从正月初二开始,时刻按照区司法局列出的社区矫正对象基本信息、疫区人员返京信息、重点人员管理类别、电子定位监控、请假外出管理及开展24小时动态值守管控、划定“电子围栏”、人机分离关机越界报警等17项监管信息“核查清单”,不定期、不定时随机抽检核查,第一时间发现情况,第一时间与司法所及社区矫正对象本人联系,第一时间处置。截至目前,累计向社区矫正对象推送各类学习教育材料1630余条,抽查核查相关信息560余人次,处置各类报警597个次,制发社区矫正网上督查建议书7份,扎实做到了信息核查“100%到人”、电子监管“100%到位”、风险漏缺“100%清零”,全区288名社区矫正对象零感染、零疫情、零隐患。

同时,昌平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司法社工还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指挥中心“智慧矫正”的作用,肩负起全区社区矫正工作疫情防控的宣传职能,依据区司法局列出的21项“教育清单”、12项“舒心清单”及6项“暖心清单”,运用北京社矫APP、移动执法终端、微信、QQ等多种形式,将疫情防控期间教育周刊、专刊推送给全区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引导他们遵守矫正规定、理性面对疫情。截至目前,累计推送各类法律法规、防疫知识、“舒心汤”药方及警示、提醒、通知、通告等内容1530余条,做到了日常教育与防疫知识“100%融入”、心理矫正与自我调适“100%跟上”、教育帮扶与政府关爱“100%精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昌平区司法局司法社工队伍中还有很多像王增辉、李孟晨、刘勋以及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人员一样的司法社工,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谱写了很多感人事迹。截至目前,全体司法社工共参与村(社区)疫情防护值守工作5387人次,发放疫情防护宣传资料11200余份,走访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23700余人次,确保了管理人员稳定、疫情防控工作到位目标的实现。昌平区司法社工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立足本职,坚守信念,舍小家为大家,将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始终冲在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线,为疫情阻击战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