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致敬战疫英雄”征文获奖作品展播 | 援鄂记忆

来源:司法部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1-02-06 11:02
分享到 打印

高变 江苏省新康监狱四监区

经历了严冬的寒风彻骨,归来时已经花红柳绿,援鄂的56天时间,我们和战友并肩作战,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收获了胜利的喜悦。转眼从武汉平安回来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回想起自己的心路历程,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不善于文字表达的我,却一直想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人生中浓浓的一笔。因为这次经历让我多了份认知,多了份坦然,多了份自信。

大爱无疆,我选择了战疫

庚子鼠年,这个春节全国人民过得都不轻松。除夕之夜,恰逢我值班,和罪犯一起观看央视春晚,其中的诗朗诵《爱的桥梁》,武汉的医务人员正在忙碌着,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冲向抗疫最前线,触动了我的心。大年初一,因疫情防控需要,监狱启动一级响应,我作为第一批执勤人员进入监区开始进行封闭执勤。隔离病毒,却挡不住我对疫情的关注,作为医务人员,湖北武汉的形势时刻牵动着我的心。

2月14日傍晚,接到了动员监狱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的紧急通知,想到自己是医生、是警察,敬畏生命、救死扶伤是职责,没有丝毫犹豫,我递交了“请战书”。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第二天接到出征通知的那一刻,心还是乱了, 既有着被选上的激动和兴奋,又有着对未知的担心和害怕。匆匆告别同事们的时候,看着大家的脸上写满了牵挂,“高主任,我们会好好守家,等你们平安回来”。匆忙回家收拾行囊,整理物品时,关心的电话一个接一个,让我的眼泪时刻在眼眶里打转,无法和家人一一告别。

2月16日上午,监狱特意为我们举行了出征仪式,提醒要牢记重托、不辱使命、科学施治、并肩作战、做好防护等,轮到我发言时,情绪有些激动。说实在的,写请战书时倒没怎么紧张和害怕,但领导和同事们的担心和关心,让我在发言时几度哽咽,心里一直默念着,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同志们的关心,我们一定要平安归来。下午,11名援鄂队员到了南京集合,省监狱管理局领导再次强调,大家要认识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做到严守纪律、做好防护、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请示汇报。江苏省疾控中心组织我们对第四版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进行了解读,尤其强调了防护服的穿脱要求。省监狱管理局还准备了支援湖北的防护物资,以及我们所需的生活用品,这么短的时间准备物资,真的不容易。

2月17日7:00,医疗队集合出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始终是你们的大后方。”所有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让我们感受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更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组织的力量。正如出征的战士,保家卫国是他们的天职,而抗击疫情、守护生命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义无反顾踏上了援鄂之路。

勇敢逆行,快速进入角色

2月17日下午,全国监狱医疗队92名医务人员全部在郑州集合,我看到了祖国四面八方操着不同口音,为了共同的目标来到这里的大部队。此时我们不分省份,相互给对方打着气,一句简单的“加油”都可能让我们湿了眼眶。我很自豪,很荣幸成为这里的一员,成为和大家共同战胜新冠肺炎的战士。

在郑州,司法部再次安排了培训。病毒的世界真的很恐怖,医生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于是一有时间,大家立即抽空进行新冠防护知识培训和穿脱防护服练习。因为防护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关键的工作;只有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救治更多患者。

2月20日清晨,简短的出征仪式后,我们向武汉出发了。16时,我们的大巴来到武汉,我看见了不一样的武汉,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满城的沉寂和落寞让人心痛。大街上,能看到的全是写着“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物资车辆或支援车队,大家都带着共同的使命,为了同一个目标,来到抗击疫情最前线。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我的内心不再恐惧,能够将自己所学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作贡献,我深感自豪!

2月25日晚, 武汉袁家台方舱医院的工作正式开启。我们医疗队被安排在不同班次,一起进舱工作的战友,互相都不认识,但入舱前一个个互相帮着戴口罩、缠胶带,细心地检查哪里还没有防护好,甚至连一根掉出来的头发都不放过,谁都明白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我们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这一刻,我懂得了团队的伟大力量,待到胜利回归的时候,我们一个也不能少!穿上纸尿裤,换上三层厚厚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后严重的窒息感,让我非常难受,护目镜也开始起雾,从不轻言放弃的我,一遍遍在心里加油,“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行。”慢慢调整了呼吸,我踏入了方舱大门。

虽然多次进行了方舱管理流程学习,但初次进舱,面对病人,还是有些紧张。我们是来自不同单位的医生、护士,从分配床位、床头交接到协调安排患者检查、治疗和转诊,从巡视病房、测量生命体征到发放口服药,大家都配合默契,很快进入了战斗角色。近5个小时过去了,脸上、后背、胳膊又湿又痒,眼睛只能透过护目镜里水流下的缝隙,去看面前有限的世界,当然还要完成日常病情记载,所有的不舒服只能忍着!时间过得很快,出舱脱防护服更要小心,每脱一件防护用品都要洗手,每一个动作幅度都不能大,保护自己还要保护同事。进入缓冲间,洗手,摘护目镜,眼前立即明亮了,连呼吸也感觉顺畅了。脱掉防护服、靴套,进入清洁区,摘口罩,洗手,酒精擦拭耳朵鼻腔,戴外层口罩,每次出舱至少要用30分钟。出舱后,摸一下脸上都是压痕,耳根、鼻梁处都感觉好疼,但舱外的空气是清新的。在之后的五天内,舱内病人迅速增加,压力难以想象。

我们每次上班都需要提前1小时40分钟出发,在舱内连续工作6小时,进出方舱一次,大约需要10-12个小时,回到驻地总会把自己全身用酒精喷洒消毒,高温洗澡,穿过的衣服从里到外都要消毒清洗,这至少需要1小时。面对患者,你要问我害怕不?怕!但我不能表现出来,因为患者更需要安抚。为了帮他们减轻心理负担,我要求自己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用通俗的语言、救治的真心来面对他们。时间长了,有的病人会说,你们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来帮助我们,我们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坚守使命,再苦再累都值得

方舱医院虽接收的是轻中症患者,但实际工作复杂、琐碎。每次进舱对每位患者我都要巡视一遍,要和他们聊上几句;对重点病人,需要和责任护士再沟通一下,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耐心解释并及时向上汇报。在巡视病房的时候,我们会主动地消除他们的顾虑,多和他们沟通聊天打气。为了能帮助患者,我们专门制作了健康宣教材料,告诉他们如何防治新冠肺炎,如何正确洗手、如何正确戴口罩、如何做好情绪管理,随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和焦虑。我们明白,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我们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更需要倾听和理解。

值班期间,有个104床的病人65岁,听力不行,有精神病,一直在服药,这两天情况不好,呕吐拉肚子,我担心是重症,检查了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各项指标还可以,查体时肚子压痛不明显,但她的右手一直在颤抖,是因为精神病导致还是其他原因?我立即开出医嘱,护胃止吐止泻,同时安排人了解她的精神病史及用药情况。两个浙江的老师看我反复往舱内跑,知道处理的是精神病人,立即提醒我,“要小心一点”。我笑了笑说:“没事。”他们立刻竖起了大拇指。

当然,工作中也经常遇到病人对治疗的不信任,需要做大量的教育说服工作。每天穿着的防护服,闷得有点头痛,鼻子耳朵被压得生疼,渴了不能喝水,饿了不能吃东西,小便有时还得忍一下,但这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和战胜的。因为,我们看到了战疫胜利的曙光,病人的核酸两次阴性了,病人可以出舱了,病人可以出院了,所有的努力终于看到了结果。

随着方舱医院病人陆续康复,3月10日,医疗队转战另一隔离点开展工作。进入隔离点后,我们从零开始,迅速利用自带药品、医疗设备,成立隔离点医务室,并立即开展工作,当天对隔离人员全面排摸,建立疾病管理及健康监测台账,每天上、下午开展两次医疗巡诊,确保病情见底,及时治疗处置。针对密切接触者可能产生的恐惧和不安情绪,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询问身体和心理状况,使被隔离人员重拾生活信心。至3月25日隔离点撤离时,未发生隔离人员重大疾病、未发生隔离人员外出转诊,所有隔离人员核酸检测阴性,实现“零感染”,圆满完成各项医疗任务。

隔离点任务完成后,没有休息一天,3月26日我们马不停蹄回到袁家台医院和康复驿站工作,持续做好病患常规医护工作。

援鄂期间,许多领导、朋友、同事、家人打电话、发微信来问候,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牵挂,即使再苦再累,一切都值得!

平安返回,感恩所有人的关心

这场“战役”把我们所有人凝聚在了一起,这场“战役”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面对困难万众一心。我们的方舱到4月8日武汉解封,共送走三批康复患者,象征着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们都是最棒的。

援鄂医疗队准备返回了,第一批60名医务人员安排在4月12日返回,还留下4个省份32名医务人员继续坚守,得到可以返回消息的那一刻,我们如释重负却又难以割舍。为战友们连日来奋战医疗救治战场与病魔斗争而自豪,为队员们踏上返程之路感到高兴,又为继续坚守的队友们感到钦佩。最欣慰的是4月9日,我们援鄂医疗队60人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全部阴性,我们大家都是安全的。在武汉的56天时间里,我体会过心灵的脆弱,体会过生命的顽强,体会过被需要、被尊重、被感动。

4月12日下午,再次踏上江苏这片熟悉的土地,感受到家乡人民的热情,下飞机后看到了大家关切的眼神,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回首难忘的56天,司法部援鄂医疗队92位战友,携手并肩、团结一致、听从指挥,在远离家乡的武汉共同走过了一段艰辛却又充满爱的征程。回到江苏,回到单位我们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内心倍感温暖。感谢所有人给予我们援鄂医疗队的关心和支持。

我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和湖北人民并肩作战,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自豪我是4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的一分子,我欣慰自己经历了人生一次特殊的战斗。困难面前,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只有经历了,才更会珍惜。援鄂路上,我们从未感到孤单,因为身后有亲人、同事、战友、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我非常喜欢一段话,“回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生活在过去,存在于现在,却影响着未来”。出发之前,我是平凡的,回来之后,我依旧会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而这段特殊的经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我将铭记一生。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