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张文博:高墙内结核病犯的“守护人”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1-12-08 19:11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2013年7月的一天,罪犯王某某突然发病,开始呕吐并伴有咳血症状。

  情况危急,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政治指导员张文博见状,背上王某就往救护车的方向跑。直到他脱离生命危险,张文博才发现雨水连同王某的呕吐物沾满了一身。

 

图为张文博正在执勤。 

  2006年,张文博成为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自从2013年4月担任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结核病康复分监区政治指导员后,他冒着随时被传染的风险,在高墙电网内,在监舍、食堂、教室之间忙碌穿行,用温暖的胸襟撒下希望的种子,用耐心和爱心为迷途的浪子点亮心灯。  

  改造,要从心开始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旦吸入带菌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白湖监狱管理分局结核病康复分监区成立之初关押着136名结核病犯。

  张文博深知,罪犯改造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监狱民警要有事不避难、义不容辞的坚定决心,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临危不惧,还要有春风化雨融化坚冰的润物无声。

  “结核病人有着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创伤,教育改造要从修复心灵上的创伤开始。”张文博说。

  上任第一天,他就到监舍巡查。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此后3个多月里,他以监舍为“家”,逐一找病犯推心置腹地谈心谈话,将他们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循序善诱,逐个解决,真正做到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

  寻常处见不凡,细微处见真章。他从罪犯个人卫生日常小事入手,从基本行为养成抓起,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

  经过摸索,张文博创建了现场管理、康复治疗、生活照顾、思想教育的“四步走”改造流程,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分类管理机制,推行“发药到手、服药到口、咽下再走”的工作法,引入医院“日查房”制度,打出一套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结核病罪犯监管改造“组合拳”,使罪犯在恪守监规制度的同时,更感受到“家”的温暖。

  感化,要从情入手 

  罪犯王某某入监后一直情绪低落。

  有一天,他突然向张文博报告称“心脏难受,呼吸困难”,监区医生检查后建议立即送到医院就医。

  快到医院时,因路面积水过深,张文博就和同事架着王某某在积水中一步一步往前挪。到医院后,他们顾不上浑身湿透,立即送他检查治疗。

  后来,王某某向张文博吐露心事,他曾想利用那次离监就医的机会脱逃。

  原来,王某某与妻子一直没领结婚证,孩子没户口上不了学,办不了低保,这使他心神不宁,坐立难安。但张文博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备受感动。思前想后,最终放弃了逃跑的念头。

  张文博马上协调了当地司法局、民政局等部门和王某某妻子一起来到监狱,为二人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彻底解决了王某某的后顾之忧。

  从那以后,王某某像变了一个人,积极改造,还获得两次减刑的机会。

  “只有想他所想,急他所急,才能彻底消除他的心病,安心改造。”张文博说。

  流走的是逝者如斯的岁月,不变的是坚如磐石的初心。

  从警15年来,张文博改造过的罪犯有2200余人,累计康复结核病罪犯328人。对于部分思想顽固、极难教育转化的“硬骨头”,他用日夜的坚守和耐心的教育,融化了42名顽危犯心底的寒冰。

  这些年,每当张文博看到结核病犯身体得到康复,精神状况好转,重新回归社会,他都会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对这身藏蓝所承载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青春,用奋斗书写 

  作为年轻的监区主管,张文博敢想敢试勇担当,关键时刻总是冲锋在前。

  2016年7月,张文博被调入串河监区青年示范监区担任政治教导员。这个由青年民警为主的监区,成立之初就担负着成为“标杆”的重任。

  张文博在罪犯中开展矛盾调处、建立腰鼓队、组织精品故事阅读等活动,积极创新多种教育改造方法。

  他认为,擦亮青春底色,唯有用奋斗与拼搏去实现自我价值。

  短短两三年,他就把青年示范监区打造成为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基层监区的“样板”。其中,开放式会见受到了罪犯及其亲属的一致欢迎。

  挽救一个人,保住一个家,让社会少一份罪恶,让国家多一份和谐,这是监狱人民警察肩上最重大的责任,也是他不变的入警初心。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张文博曾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1月26日,新时代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张文博和其他5名报告人向大会作报告。

  他说:“我深知,这份荣誉属于全国监狱人民警察。头顶国徽,身着警服,这是我们坚定的人生选择,也是无悔的青春年华!”

  热血铸忠魂,无悔扬青春。在这个交织着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的四方高墙内,张文博用15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和对监狱事业的热爱,谱写出无愧于藏蓝警服,无愧于鲜红党旗,无愧于闪亮警徽的动人篇章。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