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答好政府“法治答卷”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武汉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2-07-05 10:03
分享到 打印

  2022年4月15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

  2022年5月12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司法局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

  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重新修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形成“1+6”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

  组建全国首个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专业仲裁院,在全国率先成立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仲裁庭;

  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事+税务”一事联办,率先实施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制度,率先联合打造“互联网+租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

  一个个“全国率先”“全国首个”,是湖北省武汉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力注脚。

  近年来,武汉市持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1年,该市主要经济指标基本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武汉答卷。

  推动依法行政

  “矛盾因征收引起,洪山区人民政府愿意开门纳谏,与原告诚意沟通协调,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争取通过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听到该区主要负责人在法庭上的表态,段某欣慰不已。

  据悉,段某向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申请公开轨道交通某号线某段洪山区段工程项目相关征收补偿信息,因对区政府作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答复不满意,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2年3月底,武汉中院公开开庭审理该案。洪山区主要负责人作为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

  在武汉,当事人“告官见官”已成常态。据统计,该市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率达100%,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0.4%,“一把手”出庭应诉率达20%。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过程中,武汉市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该市建立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将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为12345热线,打造全市统一、渠道多样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建成统一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效推动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同时,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搭建以信息监管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

  截至目前,武汉市已公布市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2287项,并实施动态调整,推动依法高效履职。武汉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云平台已归集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数据180余万条。

  在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的同时,武汉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建成“数据警规”平台,实现执法过程预警预测预防和闭环监管。

  同时,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农业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其中,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获评“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依托原智慧城管执法监督平台,升级打造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平台,建设与改革相适应的市、区、街道三级组织构架及相关应用功能。

  2021年10月,武汉市作为副省级城市唯一代表,被确定为全国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该市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出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时注重吸纳公众意见、回应公众需求。2019年以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立法计划、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事项60余项。

  此外,武汉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编制市级专项应急预案27件、部门应急预案98件,各区跟进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应急预案体系,让依法防控成为常态。2021年8月2日,武汉在疫情清零一年后再战本土输入性疫情,全市依法应对、分类施策、精准封控,仅用10天实现“零新增”。

  优化政务服务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依法治市的应有之举,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题中之义。

  武汉市聚焦营造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名片”,用“法治引擎”驱动武汉经济发展重回“主赛道”,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该市着眼“小切口”、聚焦“真管用”,2020年以来出台营商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4件、政府规章8件。其中,出台《武汉市供水条例》,在全国率先成立获得用水服务中心,搭建“用户说了算”服务评价体系,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同时,着眼招商引资、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等重点领域,针对涉及复工复产的22件规范性文件和做好“六保”工作的意见、支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小微企业纾困资金实施细则等95个重要文件,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核程序,提供法律意见、运用法治手段,帮助更多市场主体活下来、强起来;对99部地方性法规、144件市场规章、1249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删除破坏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条款。

  据悉,武汉市现已累计归集信用信息6亿条,借助微信平台等实现信用信息“一键式”查询。2021年,该市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复评。

  在鼓励市场主体依法有序竞争的同时,武汉市当好“店小二”,以制度改革推动行政业务流程再造、服务流程再造,全面提升办事效能。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武汉市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分别达79.16%、95.94%、84.38%、99.99%。在“鄂汇办”上线便民利企服务事项400余项,197类电子证照实现共享应用,319项武汉城市圈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圈通办”。在2021年度全国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武汉市位列第六。

  该市健全完善“承诺可开工”审批模式,实现“多证同发”“拿地就开工”,将审批时限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推行企业开办“210”标准,即企业开办2个环节(一表申请、一窗发放)、1天内办结、零费用。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用脚投票”。

  2021年,武汉市市场主体达157.23万户,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达26.96万户,为历年来最好水平。

  此外,武汉市着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一心发展。该市聚焦企业权益平等保护,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2020年以来,共清理各类证明事项211项,推行告知承诺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654项;对全市2017年至2021年以政府名义与市场主体签订的3072份合同进行清理,对未履行合同进行分类处理,一批项目得以落地落实。同时,推出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728项,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6个方面186个问题实行清单化整改、销号式落实;聚焦为企业排忧解难,健全商事纠纷化解机制,2020年以来共调处涉企矛盾纠纷3670余件;持续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为万余家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等服务4万余次,重点为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困难企业破产重组和本土企业涉外交往提供法律服务。

  提升法治获得感

  武汉某商贸公司与某连锁药房于2019年5月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租期为12年。合同签订后,药房共支付押金和租金15万元,此后未再缴纳租金。多次催收未果后,该公司向江岸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药房支付拖欠租金54万元,并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江岸法院将此案件委托给江岸区联合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诉前调解。在调解员的主持下,该公司同意继续履行合同,并主动提出减免疫情封城期间的部分租金。

  这是武汉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化解“疫后综合征”的一个缩影。据悉,2020年以来,该市共调处涉疫矛盾纠纷5万余件,化解信访积案2700余件。

  此外,武汉市还组建疫情防控暨善后工作法律顾问团,推出“武汉公共法律服务战‘疫’平台”,在全国率先免费推出疫情不可抗力事实证明公证服务,依法化解涉疫重大矛盾纠纷。

  近年来,武汉市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和群众法治获得感。

  该市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党建引领,将法治政府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实现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推行诉求代理、意愿代言、事务代办机制。

  同时,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电信网络诈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武汉市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规范》成为全国首个公共租房运营管理地方标准;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关于全面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决定》,相关案件办理指导意见入选公安部地方公安机关优秀执法制度;立足武汉“百湖之市”和滨水生态特色,依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答好政府“法治答卷”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中获益。

  因卫生问题,80多岁的张爹爹与房东吵得不可开交。

  张爹爹独自租住在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纺器社区,平常爱拾荒,家中气味重,街坊邻居纷纷投诉。多次协商未果后,网格员约各方到社区由社区律师组织调解。

  收到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法指针”)小程序的预约结果通知后,社区律师赵昆查看这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预约调解记录,并与社区网格员联系,详细了解事件全过程。次日,提前做了功课的赵昆直奔主题,讲实事明法理,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成功定分止争。张爹爹同意配合房东处理家中破烂,并承诺以后和大家一起营造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

  “居民在‘法指针’上问得最多的就是房屋漏水、车辆违停这样的邻里纠纷。有些问题能够在线解决就在线回答,不能在线解决就由社区组织线下调解。”赵昆说。

  从2012年起,武汉市在全国首推社区律师。2020年12月,3114名律师入驻“法指针”,积极打造15分钟全响应法律“服务圈”和矛盾纠纷24小时必响应“速调圈”,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为群众提供不打烊的公共法律服务。同时,通过开展文艺普法轻骑兵基层行、民法“典”亮生活主题活动,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引导企业和群众相信法律,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经营获利的行为习惯。

  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武汉市三夺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湖北省武汉市司法局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