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5年办理法援案件47万余件 帮助挽回损失56.9亿元

来源:江苏省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2021-02-25 16:22
分享到 打印

图片26.jpg

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紧扣“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定位,不断开创“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新格局,十三五期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71121件,接待群众咨询358.2万人次,帮助挽回经济损失56.9亿元。

法律援助“覆盖度”提升

出台《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推动法律援助覆盖低收入群体。有9个设区市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由低保调整至最低工资,4个设区市调整为低保的1.5倍或者2倍。

2016至2020年,全省法律援助案件总量年均增长10%,案件量与常住人口比由万分之9.52增至13.7;案件量与常住人口比由35个县区低于万分之8发展到所有县(市、区)均达万分之10以上;省内外人群广泛覆盖,外省受援对象由18.4%增至28.3%。

实现法律咨询全覆盖,接待咨询量与常住人口万人比由87.9增至101.2;服务网点更加便民,“线上+线下”“中心+站点”相结合,将法律援助服务延伸至乡镇(街道)、村(社区),拓展至仲裁、法院、信访等矛盾纠纷相对集中部门,工作站由2016年的2400个增至2020年的3993个。

法律援助“满意度”提升

图片27.jpg

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设“专家预约咨询”特色服务

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同步提升法律援助供给侧服务数量和质量。实施“法律援助名优工程”,2017年以来名优律师共办案110724件,占比28%。

以标准化建设、质量检查、同行评估为三大抓手,提升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16至2020年,民事案件胜诉率由92.6%增至97.4%,刑事案件辩护意见采纳率(含全部采纳和部分采纳)由21.3%增至43.1%,全省案件同行评估优秀率在97.4%以上,受援人满意度提升近15个百分点。

如东县为24名农民追索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和南通市为尚某状告如东县民政局提供法律援助案分别入选全国2019年度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权益十大典型案例、2020年人民法院十大案件。

法律援助“贡献度”提升

主动服务保障民生,办理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维权案件243147件;参与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办理劳动争议案件292186件,帮助农民工追回“血汗钱”33.4亿元。

全面促进司法公正,实现县(市、区)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审判阶段通知辩护一审案件数与法院案件比由2016年的4%增至2020年的29.4%;建成驻看守所、法院、检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305个,覆盖率达98.7%,2018年以来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147028件,其中认罪认罚案件114725件。

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大力推动调解优先、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探索开展行政诉讼法律援助试点,行政法律援助案件与法院一审案件比由2016年的1.1%增至2020年的2.8%。

法律援助“保障度”提升

图片28.jpg

无锡市惠山区法律援助中心为无锡首例妨害疫情防控诈骗案“无接触庭审”提供刑事辩护

修订法律援助补贴指导标准,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2016至2020年,法律援助经费总投入从10660万元增至18555万元,年均增长14.9%;省级法律援助专项经费由2000万元增至3000万元,案件平均补贴由每件547元增至744元。

社会律师参与法律援助积极性进一步提高,2016至2020年,律师人均办理社会案件由21.7%下降至21.5%,但人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由1.6件增至2.1件,律师办案占比由59.8%增至90.1%。

分专业、分类型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库,法律援助队伍职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参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约占全省律师总数的16.7%,每年人均办案12件。

深化“智慧法援”建设,升级江苏省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到3.0版,构建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模型,开发法律援助在线办理小程序,以信息技术驱动法律援助创新发展。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