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持续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法援人的责任和担当。
2022年3月28日,在接到“双报到”的号召后,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立即到“先锋上海”小程序和所在社区进行线上线下双报到,就地转为社区志愿者,全面参与社区防疫工作。
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程家荣报到后立即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协助居委做核酸、发抗原、分物资,样样都没落下。在核酸检测工作中,他凌晨5点就起床,协助维持秩序,并帮助老年人登记生成二维码,遇到情绪焦虑的居民,他还发挥法援人的职业优势进行安抚劝说。在抗原和物资的发放工作中,他承包了100余户居民的分发工作,经常一忙就是五六个小时,防护服被汗水浸透了也没有一句怨言,保障了所在社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尹晓楠、钱谧、王坤是法律援助中心最早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三位同志。王坤自3月中旬以来的累计服务时长已近300个小时,服务内容包括协助核酸检测、发放物资、垃圾处置以及登记制作出入证等,无论哪个岗位有空缺,他都能第一时间顶上,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防疫“多面手”。尹晓楠和钱谧主要负责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做好秩序维护、引导排队和二维码生成等工作,钱谧还多次协助医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进行上门检测,在为特殊人群提供便利的同时,确保核酸筛查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有些同志当起了小区的物资搬运工和配送员,无论是政府保供的物资还是居民团购的必需品,他们都能够第一时间卸货、搬运、分拣,及时送到居民手中。
有些同志家中或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或需独自照顾居家网课的孩子,但他们也勇于担当,尽己所能贡献出一份力量。
申端成的孩子尚不满1岁,正是最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候,但他自4月1日浦西封控伊始就主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协助居委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发放等工作,有时凌晨6点就要出门,晚上10点才能回家。
张涛家有二宝,还要负责家中的一日三餐,但他主动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到核酸检测、垃圾清运、快递配送、楼道消杀以及小区巡逻等工作中来,有时回家做好饭后,他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邻居见状都在业主群内对他赞不绝口。
张捷虽要照顾女儿在家中的网课学习和日常生活,但也主动报名加入了小区志愿者宣传组,当起了“战地记者”和文案小编,并积极承担起了本楼栋的物资发放和每日抗原统计工作,在了解到隔壁的独居阿婆家中物资匮乏且不会网购的情况后,她还屡次主动帮忙购买,并不忘时常关注阿婆的生活需要。
宋炜在儿子即将参加中考,需要全力做好后勤保障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日均抽出4个小时参与小区各项防疫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4月16日起,在上海疫情防控日渐吃劲的情况下,法律援助中心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部分同志作为市级机关下沉干部参与街道各项防疫工作。
刘晓东和黄清悦参与到所属街道转运协调工作中,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忙到凌晨一两点已是家常便饭。下沉街道后,他们及时转换角色,熟悉工作流程,做好转运名单汇总、转运意愿沟通、病患情绪安抚等工作。在沟通过程中,他们对高龄、孕产妇、残障、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尽力满足,对转运有顾虑的病患耐心劝导,对拒不接受防疫隔离规定的人员进行法律义务告知,全力保障涉疫人员应转尽转。
申端成加入了所在镇的配药专班,负责互联网配药、分拣、派送以及抗原等物资的搬运工作,每日帮助居民网上配药数百份,参与搬运物资超千份,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将急需的药品和检测试剂送到居民手中。
钱谧参与所在街道清零攻坚行动,深入重点社区,白天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和后勤保障工作,晚上和“战友们”居住在仅有几张简易折叠床的临时宿舍里,为防止交叉感染,连睡觉都要戴着口罩。
丁珺根据街道安排,进驻所在居委开展电话接答和核酸扫码工作,面对居民来电她耐心解答,面对核酸检测她一丝不苟,得到了居委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连日来,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累计参与志愿服务235次,总时长超过1000个小时,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出了应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