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2022年6月22日,上海市虹口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办理一起涉疫集体劳动用工纠纷时,迅速响应,及时制定方案,发挥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组织律师先行介入,参与调解,做到了“当日接待,当日处理,当日履行”。
疫情用工 产生纠纷
2022年3月,李某等人在老家看到上海招聘防疫劳务工的信息,便前来上海应聘,之后接受某公司安排从事防疫劳务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合同或协议,只是口头约定了工资、食宿等。因是临时性岗位,视项目需要而裁撤。
随着疫情爆发,李某等人考虑到回家不便,加之也有支援上海的热心,便留了下来,公司每月按时发放了劳务报酬。
李某等人在项目结束后与公司结算工资时发现,该公司除了支付约定的劳务报酬外,没有按照人社部关于防疫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的通知和之前标注的补贴标准支付相关报酬。李某等人与公司协商不成,便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把握关键 化解矛盾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律师耐心倾听了当事人的叙述,认真阅看了他们提供的相关资料后,向李某等人详细告知了诉讼风险以及诉讼可能需要花费的时间。
李某等人听后却面露难色,他们一方面急着赶回老家,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因此而放弃应得的报酬。
工作人员和律师看出了他们的难处,进一步解释了相关的法律政策,李某等人听后觉得双方之间确实有些误会,希望律师出面为他们和公司进行沟通。
本着涉疫劳动纠纷以矛盾化解为前提,以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诉累为原则,法律援助律师随即致电公司法人代表进行协商沟通。
律师指出,因公司打款瑕疵、未签订书面协议、约定过于简单等原因,致双方误会产生,考虑大家都是为疫情出力,精神可贵,希望公司能对劳动者给予一定补助,帮助他们尽早返乡。
经沟通后,公司代表也对律师的意见建议表示认可,表示公司也想尽快解决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恢复疫情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当即履行 圆满解决
双方谈妥之后,公司代表于当日即赶到法律援助中心,与劳动者签订了协议书并当场给付了现金补贴,该案获得了圆满解决。劳动者和公司方都对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与律师的真心帮助表示了感谢,劳动者拿着钱款也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本案的成功化解,平衡兼顾了劳动者的利益诉求和企业在疫情重创下的艰难处境,实现了“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