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创建法援文化品牌 提升法治文化软实力

来源:济宁市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2023-07-14 19:45
分享到 打印

褚春红 李亚丽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创建法援文化品牌,从法律援助的工作理念、制度管理、队伍建设、服务效能等层面下功夫,不断赋予其爱心文化、和谐文化、礼仪文化、传统文化等新内涵,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文化软实力。

  创设法援文化理念:用儒家文化思想积极引导法律援助中心全体人员确立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个人理念和心怀仁爱,以人为本,担当责任,守护公平的公共理念,急困难群众所急,想困难群众所想,持续开展农民工、妇女、未成年、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重点群体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开通绿色通道,在受援人“最急”上抓落实、在受援人“最怨”上促整改、在受援人“最盼”上动脑筋。设立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申请指导制、一次性告知制等日常工作制度,树立务实、高效、文明的工作作风。完善考勤、会议纪律和考核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促进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大力开展文明服务教育,提高法律援助管理水平和法律援助人员综合素质,让法治文明真正体现在法律援助人员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上,体现在法律援助人员的一言一行中。

  规范管理制度文化: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区醒目挂有法律援助文化标牌,全体人员将“严谨规范、文明友善、学习互助、乐观向上”的行为文化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全面规范内部建设、管理和运行。服务大厅处于交通要道临街,场所通透明亮,集接待、咨询、受理、调解于一体,将“应援尽援 优援暖援”“和为贵”的服务宗旨置于文化墙面,整体布局功能齐全、科学有序。整洁明亮的服务大厅,特色醒目的标识匾牌,排放整齐的桌椅电脑,严格有致的规章制度,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凸显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在集体荣誉的感召下,法律援助中心全体人员都积极参与日常服务管理工作,让前来办事的群众都感到回家的温暖。

  塑造品牌文化形象:为“法律援助 为民解忧”服务品牌注入“法是尺、律是度、援是阳光、律是雨露”的内涵,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优化法律援助供给能力,叫响“法律援助在您身边  公平正义与您牵手”“法律援助手牵手 服务群众千万家”等宣传口号。制定《法律援助窗口服务标准》《法律援助工作守则》《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样本》等系列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监督考核,以“流程重组、节点控制”为抓手,规范内部运行程序、质量控制和考核考评,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专业水平,全面提升法律援助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学习活动,营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构建学习型团队,做到业务精湛、工作高效、敬业奉献。法律援助中心全体人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保持坚定的信念、健康的心态、阳光的心理,热情、主动、愉快地工作,坦然面对、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和压力,始终保持乐观自信,心胸开阔,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严谨务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把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做细、做实;在言行举止、工作交往、人际交往中遵守道德、法律、纪律制度规范,坚持文明接待、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积极打造法律援助美好形象。

  2023年以来,济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已收到各级各部门以及人民群众的表扬信100多封、锦旗50余面。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