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与农民工兄弟“零距离”,让“老大难”不再难。
每近年关,讨薪的农民工兄弟总让人放心不下。
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外卖骑手与建筑业劳动关系层层转包、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用工领域种种问题,让“讨薪难、维权难”成为每年的“老大难”。
为了让“老大难”不再难,上海市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着力优化法律服务,与农民工兄弟“零距离”,时刻关注他们的需求,让维权不只在年关,让农民工兄弟欢欢喜喜回家过大年。
咨询服务做加法
延长法律咨询服务时间,在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之外,采用“5+1”服务模式,每周六组织区法律援助骨干律师团成员律师提供窗口法律咨询服务,方便劳动者在非工作日时间寻求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加大法律咨询服务力度,2023年增设1个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咨询接答坐席,确保工作时间组织2名区法律援助骨干律师团成员律师提供热线法律咨询接答服务,进一步满足群众的法律咨询服务需求,确保法律咨询服务质量。
截至2023年10月末,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法律咨询服务21896人次,其中窗口接待法律咨询服务5038人次,12348热线法律咨询接答16858人次。
审批时限做减法
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对农民工群体性劳动报酬案件申请法律援助的,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确保法律援助律师快速介入案件办理,并对办案过程全程监控。
严格落实法律援助法规定,对有材料证明属于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切实有效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截至2023年10月底,共办理劳动争议类案件252件,其中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案件228件。
律师团队与受援群体“双向奔赴”
加强区法律援助骨干律师团队伍建设,落实成员律师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对成员律师实行动态调整。根据成员律师的专业特长、执业经验及服务意识等因素组建区劳动争议类案件援助律师库,重大、疑难类案件援助律师库等民事法律援助骨干律师库,着力帮助化解重大疑难群体性欠薪事件。
实现受援人满意度测评全覆盖,持续开展受援人满意度测评工作,通过向受援人发放征询意见表的形式,征求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督促法律援助律师提升服务质量。
普法服务注重“时”与“效”
充分利用农民工返乡、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区调解中心大厅等接待场所摆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嘉定区法律援助服务指南》等法治宣传资料,畅通学法途径,积极为农民工宣传解读在工资拖欠、工伤赔偿、未签劳动合同等情况下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等问题。充分利用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进行法律援助法宣传,增强群众对法律援助知晓率,让农民工劳有所依、劳有所得,维护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