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滨海:法援“渔民之家”提供零距离服务

来源: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发布时间:2023-11-24 20:14
分享到 打印

  渔民李某某受江苏省滨海县某渔船船主赵某某雇佣,在出海捕鱼时发生事故受伤。赵某某以未与李某某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赔偿和支付医药费。李某某多次求偿未果后,来到位于滨海港经济区的“渔民之家”法律援助联络点寻求帮助。联络点负责人多次对雇主赵某某动之以情、晓之以法,最终促成矛盾化解。

 

  近年来,滨海县司法局聚焦群众多元化、便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立足精准高效、响应及时、服务优质的定位,针对辖区内临海渔民较多且集中的特点,将法律援助触角延伸至渔港、渔村、渔船,打造“渔民之家”法律援助联络点,为渔民生产、生活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

  “渔民之家”法律援助联络点选址翻身港出海口,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设置名称标识,公示服务指南、申请条件等信息,并提供便民卡、法律援助宣传手册等资料,方便渔民取阅使用。

  联络点强化援助力度,开辟涉海渔民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渔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指导诉讼材料收集等服务,为当地渔业健康发展、渔民权益维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渔民吕某两兄弟受雇于滨海某渔船船主贾某,在出海捕鱼时遭遇恶劣天气,贾某与吕某两兄弟失踪,经多方搜寻均无下落。联络点负责人获悉后,第一时间与公安、渔政、村委会等部门联系,经多方参与协调,吕某兄弟家属同意由船主贾某投保的保险赔偿金划出部分作为赔偿。

 

  联络点针对海洋养殖、出海捕捞、港口码头、船舶运营、海产加工等纠纷易发的领域,加强与港口、公安、渔政、海事、法庭、村(居)委会等部门合作,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动调处的工作机制,对突发事件及时研判、提前介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联络点建成以来,已协助化解涉渔矛盾纠纷62件,提供咨询134件,为渔民和企业挽回损失310万余元。

 

  2023年伏季休渔期间,联络点组织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治宣传进机关、进渔港、进渔村、进渔船、进渔户“五进”活动,围绕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举办培训4场。捕鱼期间,联合渔政执法部门,结合村(居)法律顾问“万场讲法”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形式宣讲非法捕捞案例,举办各类涉渔法治宣传讲座16场,有效提升渔业主体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