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跨省维权让我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近日,在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桂东籍农民工老郭在湖南省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顺利拿到了工伤赔偿。
受援人给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送锦旗
桂东籍农民工老郭在广州市越秀区一家快递公司上班,因工受伤,老板却拒绝按照工伤赔偿,跨省法律维权服务站邓如钢律师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在了解事实真相后,成功为老郭维权,讨回了18万元的赔偿金。
这是桂东县打造“温暖法援”桂东品牌的一个缩影。
2020年,桂东县建立了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维权新渠道——农民工跨省双向维权协作机制,组织两地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在桂东和广州等地分别设立农民工法律维权服务站,“双向通”跨省维权,当好务工人员“娘家人”。
“双向”维权协作机制建立以来,两地共解答农民工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代书56份,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0起,参与化解劳资、工伤等矛盾纠纷52起,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有效服务在粤务工的3万余名桂东老乡。
“感谢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为我拿回了工资!”曾在一家能源公司上班的环卫工人张某拿到1万多元的劳务工资时激动地说。
2023年,桂东县某能源有限公司因经营期届满与195名环卫工人解除劳动合同,却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以及绩效工资等拖欠款项。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积极引导环卫工人通过法律援助途径解决此次劳动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最终法律援助律师为195名环卫工人共讨回200多万拖欠薪资。
桂东县建立信访与法律援助信息互通及信息联络员制度,将法律援助与群众信访、人民调解、政务改革相结合,优化自身服务体系,当好困难群众“暖心人”。
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主动引导信访人运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及时提供法律援助,通过法律援助化解信访案件28起,其中群体性重大信访案件8起,切实维护了基层稳定。
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针对农民工讨薪维权、人身损害赔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等争议标的较小、有调解余地或者无法立案的案件,桂东推行“以调代诉、法援兜底”制度,及时转交到县一体化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或基层调解组织化解,从快止纷;调解不成及时转入法援程序,畅通援调互动机制,达到援调优势互补。推广“互联网+法援”,推行法律援助经济状况说明制或承诺制;依托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将服务延伸到村组,实现法律咨询不出村、初审不出乡;精简审批流程,做到半个工作日办结。
近年来,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余件,接待现场、电话、网络咨询等6000余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被司法部授予“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