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2024年,青海省海西州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努力把法律援助民生实事项目办好、好事办实,切实维护和保障贫弱群体合法权益,着力打造高品质法律援助服务,为推进平安海西、法治海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抓平台建设,织密服务网络。着力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积极构建以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市(县、行委)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节点、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支点、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为辅助的四级工作网络。与州法院、州检察院、州总工会、团州委、州残联、州妇联、州退役军人事务局、驻军部队等多家部门单位协作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法律援助服务新网络,为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法律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抓特殊群体,彰显公平正义。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中的职能作用,有效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与州人民法院、州人民检察院以及各律师事务所之间建立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长效沟通联络机制,创新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指派提醒业务,实现法官办案与律师指派无缝对接。同时,针对无律师县和律师资源不足的地区,州级层面统筹全州律师资源,协助开展指派工作,确保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律师辩护全覆盖。
抓民生实事,做到应援尽援。制定《海西州法律援助案件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对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审查、审批、承办、归档结案与补贴发放等环节的行为规范和服务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相关环节办理时限,为规范全州法律援助实施、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积极推行经济困难告知承诺制,降低案件申请成本、简化申请流程。同时,将低保人群、零就业家庭、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纳入重点范围,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审批程序由之前3个工作日缩减为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律师,切实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办好民生实事。
抓法律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常态化推广运用“12348”海西法网微信端,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海西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依托全州公共法律服务427个中心、站、室开展系列法律援助法宣传活动,向辖区群众发放法律援助法宣传资料,重点围绕法律援助受理范围、申请途径及所需材料进行答疑解惑。制作法律援助法宣传动画、《心中的光》法律援助微电影等,以讲好法律援助故事等形式,因地制宜开展“法律援助法”主题宣传活动。利用“12348”海西法网“海西州普法”微信公众号、电子屏等平台,推送、播放法律援助法重点内容、典型案例及动画视频,精准靶向宣传法律援助相关政策,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