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司法局始终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工作原则,以专业细致的法律服务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用法律的 “援助之手”为群众遮风挡雨。
从“办公室”到“服务圈”,“覆盖面”越来越大
“我在物业公司干了5年保洁,没签合同却被裁员,能要经济补偿吗?”
面对刘大姐的担忧和不解,钟吾街道孔圩村“援来为你”法律援助联络点工作人员耐心安抚其情绪,为其厘清法律关系,帮其办理了法律援助申请,维护其合法权益。
这是新沂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点作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缩影。近年来,新沂市司法局积极建设“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力求实现让群众在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骑行15分钟,即可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自2024年以来,新沂已先后建立了桃花“援”法律援助联络点、“夕阳红”法律援助联络点、“法护青春”法律援助联络点、墨河皮草产业园法律援助联络点等10家法律援助联络点,村(社区)覆盖率达95%以上。站点立足“一线援助点、身边宣传点、特色服务点”定位,组建法援小分队提供援助指引、政策宣传、受理申请等“一站式”法律服务,打通直达基层群众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
从“法律人”到“贴心人”,办案质量越来越高
“闻主任,这面锦旗您一定要收下!”
2024年下半年,新沂某科技公司因经营不善,不仅拖欠老王等28名职工工资,还试图违法辞退员工。面对多次协商未果的困境,职工们被迫离职。在走投无路之际,他们向新沂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在了解案情后,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多部门联动诉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圆满解决了问题。
近年来,新沂市司法局为了提升法律援助专业化水平,组建了有45名律师的法律援助人才库,推行“轮流+随机+点援”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制度,根据律师的专业特长和办案经验,并综合分析每个案件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派承办律师,确保每个案件都能得到专业、高效的处理。此外,还持续加大案件评查力度,综合运用案件进度跟踪、回访受援群众等措施,不断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以实际行动提高群众满意度。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获得感”越来越强
“您好,我们是新沂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今天上门免费为您提供法律服务。”这是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的开场白,也是他们常挂嘴边的一句暖心话。
83岁的刘大爷早年因交通事故丧失行动能力,今年又遭遇亲人意外离世的突然变故。面对生活照料难题,刘大爷通过法律援助热线寻求帮助。考虑到刘大爷腿脚不便的实际情况,法援中心决定为刘大爷上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新沂市法律援助中心不断深化便民服务措施,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启“绿色通道”,优化法律援助服务流程,推出“六办”(指尖办、上门办、就近办、快速办、轻松办、优先办)便民利民举措,方便特殊群体就近申请法律援助。通过开通法律服务热线和微信法律服务群,安排专业律师坐席值班,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及时引导申请法律援助,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服务更有温情、让结果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