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石家庄市城市市区供水管理办法修正案

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3-08-20 15:50
分享到 打印

(2003年3月25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3年5月8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令第128号公布)

    一、第一条的《城市供水条例》前增加“国务院”。
    二、第七条第一款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改为“城市管理局”,增加一句“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作为最后一句。删去第二款。
    三、第八条的“地质矿产”改为“国土资源”。
    四、第十二条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五、第十四条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建设主管部门依各自职责”。删去第二款。原第三款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将此款作为第二款。
    六、第十六条改为: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供水工程项目的选址、设计审查,建设单位应通知城市管理部门参加。
    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并通知城市管理部门参加。
    城市供水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七、第十九条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改为“或待新建供水设施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向供水企业无偿移交”。
    八、第二十条“规划”后的“供水”改为“城市管理”。
    九、第二十一条的“由供水主管部门按建设部有关规定进行资质审查认证”改为“必须具备相应资质”。
    十、第二十二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公共供水企业下达供水计划,应报城市管理部门备案”,原第二款作为第三款。
    十一、第二十六条删去第三项。原第四项作为第三项。原第五项作为第四项,并删去“日用水一千立方米以上的用户立户、改变用水性质、停水后需恢复用水者,应先经供水主管部门批准,再到公共供水企业办理有关手续”。
    十二、第二十七条的“应当经供水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用水单位或个人”改为“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用水单位或个人,并报城市管理部门备案。”,最后一句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部门”。
    十三、第三十三条两款均删去“加压”。
    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四条:
    “建设、使用二次供水设施,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设施,应当经城市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批准,并遵守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
    (二)使用二次供水设施,应领取城市管理部门颁发的《二次供水设施使用许可证》和卫生主管部门颁发的《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许可证》。
    (三)二次供水设施应按规定维修、清洗、消毒、防腐。”。
    十五、原第三十四条作为第三十五条,以下顺延。删去第一款的“未经消防部门和公共供水企业同意”;同时删去第二款的内容。
    十六、第四十三、四十四条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部门”。
    十七、第四十五条的“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部门”。
    十八、第四十六条第一句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部门”,第二项增加一句作为最后一句:“尚无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对设计单位处一千元至五千元罚款,对施工单位处五千元至一万元罚款;”。
    十九、第四十七条第一句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部门”,第四项的“一千元至三千元”改为“三千元至五千元”,第七项改为“使用二次供水设施未按规定领取《二次供水设施使用许可证》的,处一千元至五千元罚款;”。第二款的“经供水主管部门批准或授权,供水企业可停止供水。”改为“可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停止供水”。
    二十、第四十八条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部门”,第二项删去“要求”。
    二十一、第四十九条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部门”。
    二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一条:“被责令改正的违法行为人不按规定履行义务的,可由城市管理部门代为履行,所发生的费用由违法行为人负担。”
    二十三、原第五十条的“供水主管部门”改为“城市管理部门”,并将本条作为第五十二条,以下顺延。
                                                  
附件:

责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