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旅游业管理办法》的决定

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5-04-13 09:45
分享到 打印

(2004年5月1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6月3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79号公布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天津市旅游业管理办法》(1997年市人民政府令第86号)作如下修改:
    将第十三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五条删除。
    有关条款序号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旅游业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公布。

    附:天津市旅游业管理办法(2004年修正本)
    (1997年9月24日市人民政府发布  2004年6月30日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旅游业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业,是指旅游经营者利用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游览、住宿、餐饮、交通、购物、文化娱乐等综合性服务的行业。
    本办法所称旅游经营者,是指依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旅游者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发展旅游业应当遵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科学化管理,提供优质旅游服务。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旅游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旅游业的发展。
    第六条  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主管旅游业务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业实行行业管理。
    第七条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旅游者和旅游业经营者有权依法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投诉,受理投诉的部门应当认真调查处理。
    第八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经营。
    第九条  旅游经营者可以依法成立或者参加旅游行业协会。旅游行业协会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依照章程对其会员的经营活动进行协调、指导,提供咨询、服务,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有关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建议,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十条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应当与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相协调,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
    第十一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规划时,应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并按有关规定报批。
    第十二条  有关部门对涉及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饭店等项目审查时,应征求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旅游区、旅游点的质量等级评定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未经评定的,不得冒用等级称谓进行宣传。
    第十三条  为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除国家投资外,鼓励单位、个人及境外投资者投资,有计划地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第三章  旅游经营与管理
    第十四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业标准,服从行业管理。
    第十五条  申请设立旅行社的,应当按照审批权限,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旅行社应当依法按照营业执照确定的业务范围开展经营,禁止超范围经营。
    旅行社不得转让或者变相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十六条  导游人员应经国家统一组织的导游资格考试合格,并取得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导游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后,方有资格申领导游证。无导游证的,不得从事导游工作。
    第十七条  旅游(涉外)星级饭店的评定、管理,依据国家有关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星级饭店必须按照所评定的标准向客人提供服务。
    未评定星级的饭店,不得冒用星级称谓进行宣传和招徕客人。
    第十八条  旅游经营者必须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旅游经营者之间及旅游团体之间的业务联系(包括有偿中介活动)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旅游经营者必须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明码实价,保证服务质量;不得擅自提高旅游收费标准;不得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不得利诱、强迫旅游者购买商品;不得强迫旅游者接受收费性服务项目。
    第十九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组织、指导旅游行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导游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会同劳动行政等部门开展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
    旅游经营者应当对其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在职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
    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服务。
    第二十条  凡开办旅游性质教育培训机构或开设旅游专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各自权限审批后,报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配备旅游安全设施和安全设备,保障旅游者的安全。
    第二十二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监督检查公务时,应当出示证件。
    第四章  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三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旅游服务的真实情况,要求旅游经营者如实提供服务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二)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及服务方式,自主选择旅游商品或者服务;自主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条件,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四)获得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五)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
    (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获得赔偿;
    (七)向有关部门投诉、起诉;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四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二)尊重旅游地的民族风俗习惯;
    (三)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设施;
    (四)维护旅游秩序和安全;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有处罚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擅自聘用无证人员从事导游工作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由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降低星级直至取消星级,吊销旅游(涉外)营业许可证。
    第二十八条  属于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行为的,由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开发利用,能产生经济效益和其他社会效益,并经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确认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其他相关的服务设施。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

责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