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大连市行政许可决定申诉检举办法

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5-05-31 15:46
分享到 打印

(2004年6月9日大连市人民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6月10日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44号公布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许可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合法、公正、及时地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诉和检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其合法权益的行政许可决定不服,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上级行政机关提出意见和要求。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检举,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的违法和失职行为,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
    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诉、检举,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诉、检举,应当坚持有错必纠和依法、及时、适当的原则。
    第二章  申诉
    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其合法权益的下列行政许可决定不服,可以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上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诉:
    (一)准予行政许可;
    (二)不予行政许可;
    (三)中止行政许可;
    (四)收回行政许可;
    (五)变更行政许可;
    (六)延续行政许可;
    (七)撤销行政许可;
    (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出申诉的其他行政许可决定。
    第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申诉时,应当向受理申诉机关递交申诉书,并附上行政许可决定(复印件)。申诉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单位、职务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等;
    (二)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机关的名称;
    (三)申诉事项、理由及要求;
    (四)提出申诉的日期。
    第七条  受理申诉机关收到申诉书后,应当指定两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审查,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申诉予以受理,同时告知申诉人;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不予受理,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并说明理由;对申诉材料不齐备,限期补正,过期不补正视为不再申诉。
    第八条  处理申诉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受理申诉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意见。
    受理申诉机关是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上级机关的,可以要求被申诉机关限期提供书面答复及其相关证据材料。
    第九条  受理申诉机关的办案人员在对案件依法审查后,要根据审理情况提出处理意见,经受理申诉机关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后,按下列规定作出申诉处理决定:
    (一)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符合法定条件,程序合法,内容适当,决定维持;
    (二)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
    1、违反法定条件和程序;
    2、适用依据错误;
    3、超越法定职权;
    4、滥用职权;
    5、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决定的其他情形。
    (三)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明显不当,决定予以变更。
    第十条  受理申诉机关要及时作出申诉处理决定,作出申诉处理决定,要制作申诉处理决定书,并加盖公章。处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诉人的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单位、职务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等;
    (二)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机关的名称,以及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理由及适用依据情况;
    (三)申诉事项、理由及要求;
    (四)受理申诉机关认定的事实、理由及适用依据;
    (五)受理申诉机关的处理意见;
    (六)作出处理决定的日期。
    第十一条  受理申诉机关应当及时将申诉处理决定送达申诉人和被申诉机关。
    第十二条  被申诉机关应当履行申诉处理决定。被申诉机关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申诉处理决定的,受理申诉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第三章  检举
    第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有违法、违纪和失职行为,可以向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检举。
    第十四条  检举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被检举机关及被检举人;
    (二)有明确的违法、违纪和失职的事实及证据;
    (三)属于受理机关管辖;
    (四)检举应以书面、实名提出。
    第十五条  上级行政机关和监察机关接到检举人的检举书后,应当及时对检举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判断。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及时立案审查。
    第十六条  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经审理查明,被检举机关及其被检举人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确有违法、违纪和失职行为的,应当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分别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及时送达检举人、被检举机关及被检举人。
    第十七条  被检举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接到处理决定后应当及时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回复给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
    第十八条  受理检举机关对依照本办法规定提出检举的检举人,应当予以保护,不得歧视、刁难。对检举人的检举不得置之不理或者敷衍塞责,不得将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机关及其被检举人。
    第四章  责任与处理
    第十九条  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及时予以纠正;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实施了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许可行为,且不按上级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予以纠正,或者对申诉人、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必须追究直接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申诉人、检举人在申诉、检举中捏造事实,弄虚作假,诬陷他人的,国家行政机关要根据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国家和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负责赔偿;给他人造成名誉损害的,要公开赔礼道歉,挽回影响。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

责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