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04年省级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和调整为事后备案的项目目录的决定

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5-06-01 15:33
分享到 打印

(2004年4月3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5月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159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减少行政管理环节,便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理行政管理手续,省政府对省政府规章、省政府及其部门的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决定再次取消其中的一批行政许可项目,并将部分行政许可项目调整为事后备案项目。现将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和调整为事后备案的项目目录予以公布。
    一、自本决定公布之日起,凡列入取消项目目录的项目,一律予以取消。
    二、本决定调整为事后备案的项目,一律按事后备案项目执行。
    附1:2004年清理文件中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46项)
    一、省教育厅(3项)
    1.特聘教授、首席教授、主讲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岗位设置的审核。
    2.高等学校省级优秀课程的初审。
    3.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新制二级学院设置的审批。
    二、省档案局(3项)
    1.重点建设项目竣工、发放《档案验收合格证书》。
    2.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的检查验收。
    3.建立乡镇档案馆的批准。
    三、省食品工业办(3项)
    1.经营甜菜种子的批准。
    2.从国外引进甜菜种子用于生产的批准。
    3.甜菜新品种审定及发证。
    四、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项)
    1.用人单位拟定的劳动合同文本的审查。
    2.技工学校招收农村户口学生范围、数量的审批。
    五、省经济委员会(1项)
    省优秀新产品评审审批。
    六、省环保局(3项)
    1.无氟单位的验收、发证及发放吉林省机动车加装环保制冷剂标志。
    2.在用车加装密闭装置的认可。
    3.民用采暖锅炉使用前及工业用锅炉维修改造后的检查验收。
    七、省工商局(1项)
    企业法人从事一次性经营的审批。
    八、省信息产业厅(1项)
    电子产品维修等级资格核准。
    九、省公安厅(4项)
    1.车身喷涂广告的审批。
    2.从事保安装备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批。
    3.发放电动三轮车牌证。
    4.办理《吉林省残疾人专用机动车驾驶证》。
    十、省科技厅(2项)
    1.省级科研项目资金改变用途和资金转入下一年使用的批准。
    2.省级科研机构申报项目的规模、实现条件、项目预算、预期效益的审核。
    十一、省粮食局(2项)
    1.工业用盐大企业购进各类用盐、将生产过程中回收循环盐改变用途的批准。
    2.开办以盐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的同意。
    十二、省交通厅(7项)
    1.客运经营者更换、转让(卖)车辆,增、减或更改客车坐椅及车内设施的批准。
    2.客运班线承包或租赁给企业内部职工或他人经营的批准。
    3.从事高速公路营业性旅客运输的审批。
    4.发放《吉林省乡镇运输船舶安全检查证》。
    5.渡口设置的批准。
    6.以公路通行费收费权作贷款质押的审批。
    7.乡镇船舶设计文件和图纸审查。
    十三、省旅游局(1项)
    试办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审核批准。
    十四、省农委(1项)
    劳动积累工审核。
    十五、省邮政局(1项)
    制作集邮品的批准。
    十六、省林业厅(5项)
    1.进入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狩猎场狩猎的批准。
    2.林地上开展沟系开发和林粮、林药、林菜、林果等间作的批准。
    3.《林木种子广告专业技术证明》审核。
    4.《林木种子标签》签发。
    5.改变芦苇用地用途的审核同意。
    十七、省水利厅(5项)
    1.在边境水域内从事网箱养鱼、围栏养鱼等开发性生产的批准。
    2.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验收。
    3.取水工程竣工后的验收。
    4.在水文测验保护区内或在其上下游修建工程的同意。
    5.在水文测报保护区内从事可能影响水文测报活动的同意。
    十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项)
    发放工业产品准产证。
    附2:2004年清理文件中由行政许可调整为事后备案的项目目录(2项)
    一、省邮政局(1项)
    将“经营邮票和集邮品的登记”调整为“经营邮票和集邮品的备案”。
    二、省地震局(1项)
    将“同一抗震设防小区相邻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审批”调整为“同一抗震设防小区相邻工程抗震设防方案的备案”。
                                                                                      
附件:

责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