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市政府规章的决定

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6-06-06 16:00
分享到 打印

(2005年8月18日大连市人民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5年8月18日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68号公布  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根据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做好法规规章修改废止工作的通知》,市政府决定对《大连市国际集装箱内陆中转站、货运站管理办法》等4件市政府规章作如下修改。
    《大连市国际集装箱内陆中转站、货运站管理办法》〔大政发(1996)59号〕
    一、删除第一条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和”。
    二、第四条的“大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修改为“大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
    三、第五条修改为:“申请从事集装箱中转站经营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经验收合格的运输站场;
    (二)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有相应的设备、设施;
    (四)有健全的业务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四、第六条第一款修改为:“申请从事集装箱中转站经营的,应向市运管处提出申请,并附送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市运管处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五、删除第八条。
    六、删除第十七条。
    七、第二十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由市运管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第二十四条中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运管处”。
    九、删除第二十五条。
    此外,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大连市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岗位培训管理办法》(大政发[1998]31号)
    一、名称修改为:“《大连市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从业培训考试管理办法》”,办法中的“岗位培训”均修改为“从业培训”。
    二、第二条第一款修改为:“本办法所称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是指驾驶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汽车和拖拉机,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的人员。”
    第二款修改为:“大连市行政区域内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从业培训和考试管理,适用本办法。”
    三、第三条修改为:“大连市交通局是本市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从业培训考试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各县(市)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四、删除第四条。
    五、第五条作为第四条,修改为:“机动车驾驶人员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其中从事客运经营的还需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可以申请参加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的从业培训。
    客运出租汽车驾驶人员申请从业培训,除需具备前款规定的条件外,还需取得相应机动车驾驶证两年以上。”
    六、第六条作为第五条,修改为:“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从业培训,分为客运经营从业培训和货运经营从业培训。
    客运经营从业培训包括有关客运法律法规、机动车维修和旅客急救基本知识。
    货运经营从业培训包括有关货运法律法规、机动车维修和货物装载保管基本知识。”
    七、删除第七条。
    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机动车驾驶员申请从事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应按下列规定提出申请:
    (一)增加从业资格类别的,向原考试发证的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
    (二)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三)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的,按《大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执行;
    (四)从事其他营业性道路运输的,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
    九、第八条作为第七条,修改为:“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经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定期对持证人员违章记录(累计记分)、信誉考核记录等进行审查。”
    十、第九条作为第八条,修改为:“设立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从业培训单位,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许可证明。”
    十一、第十条作为第九条,修改为:“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驾驶员从业培训的单位,须严格执行交通部制定的营运驾驶员从业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用统一教材,保证培训质量。”
    十二、第十一条作为第十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第八条、第九条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和《大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十三、第十二条作为第十一条,第十三条作为第十二条,修改为:“本办法施行前已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十四、删除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作为第十三条。
    《大连市燃气器具管理办法》(大政发[1998]79号)
    一、第四条第一款中的“大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修改为“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第二款修改为:“质监、公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分工,依法实施对燃气器具的管理。”
    第十六条中的“技术监督”修改为“质监”。
    二、删除第五条、第六条。
    三、第七条作为第五条,修改为:“燃气器具生产单位,拟在大连市行政区域内推销其产品的,应到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产品气源适配性检验,经检验符合我市燃气使用要求,取得合格证书和合格标志后方可销售。”
    四、第八条作为第六条,修改为:“燃气器具生产单位在其产品取得合格证书后,应到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备案情况编制《大连市燃气器具气源适配性检验合格目录》(简称《检验合格目录》),并通过市级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五、删除第九条。
    六、第十条作为第七条,修改为:“单位和个人经销的燃气器具,应是经检验机构气源适配性检验合格的产品,其产品应按规定贴有合格标志。”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八条:“燃气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检验机构对检验合格的燃气器具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由检验机构宣布合格证书、标志作废,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将其产品从《检验合格目录》中取消。”
    八、第十一条作为第九条,其中的“《销售许可证》”和“准销标志”分别修改为“合格证书”和“合格标志”。
    九、第十二条作为第十条,修改为:“用户自行从外埠及境外购置的燃气器具,不属于《检验合格目录》中所列产品的,必须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十、第十三条作为第十一条,修改为:“设立燃气器具安装单位和维修站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第十四条作为第十二条,其中的“《准销目录》”修改为“《检验合格目录》”、“准销产品”修改为“合格产品”、“非准销产品”修改为“未经检验产品”。
    十二、第十五条作为第十三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的,由燃气管理部门(已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地区,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罚款:
    (一)违反第五条、第七条规定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九条规定的,处1000元罚款;
    (三)违反第十二条规定的,处500元罚款。”
    十三、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分别作为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删除第十九条,第二十条作为第十七条。
    《大连市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大政发[1999]91号,市政府令第48号修正)
    一、规定中的“市港口管理局”修改为“市港口与口岸局”。
    二、第八条第二款修改为:“水路运输服务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经济类型的,应当按申办《许可证》的程序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变更企业名称、住所等事项的,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后,向原审批部门备案。”
    三、第八条第三款修改为:“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终止营业,应当到原审批部门缴销《许可证》,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四、删除第八条第四款。
    本决定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集装箱内陆中转站、货运站管理办法》等4件市政府规章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订,重新公布。
                                                                                              
附件:

责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