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全国助残日”前夕,天津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通过丰富残疾人法律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积极满足残疾人法律服务需求,整合自身资源联合残联等部门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关爱残疾人”专项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宁河区法律援助中心为服务大厅配备轮椅、助行器等配套设施,推行线上远程法律服务,为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便利。滨海新区司法局积极完善“法援助残护残”协同联动机制,依托街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协同区残联、民政等部门,为残疾人提供精准、便利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和平区、津南区法律援助中心优化区残联法律援助工作站服务流程,与区人民检察院加强协作,通过“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方式,最大限度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红桥区法律援助中心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体建立规范化服务机制,通过组建“工作人员+志愿律师”专业服务团队,推行“入户助残”服务模式,切实提升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质效。北辰区法律援助中心为残疾人开辟法律援助申请“绿色通道”,推行“三优”服务。蓟州区法律援助中心完善以乡镇司法所为主轴的残疾人服务网络,推行司法所接收转交法律援助申请、落实“援调对接”工作机制,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参加市残联、市教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2025年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推介会,宣讲法律援助政策,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促进残疾人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河东区、南开区、河西区、东丽区、西青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区残联等部门深入社区、公园、残疾人就业基地等点位,通过普法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现场受理法律援助申请、收集残疾人法律服务需求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宣讲法律援助惠民政策和便民措施。宝坻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区妇联、司法所走进博爱学校开展专项活动,通过法治宣讲、捐赠爱心物资和学习用品等方式关爱特殊儿童。静海区法律援助中心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维权岗,广泛宣传法律援助政策,让更多残疾人知晓法律援助、受益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