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宵鹏
房产过户怎么办理?是不是要跑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多个部门?
前不久,家住河北省保定市的于女士从商先生处全款购买了一套房产,考虑到交易风险和交易周期,买卖双方选择通过公证的形式来办理过户。他们来到河北省保定市直隶公证处,只向窗口提交了一套材料,就完成了全部办理流程,房产顺利过户。
“真没想到只进公证处‘一家门’,当天就能拿到证,让我少跑了很多部门。公证处这边办事效率就是高,给公证处点赞。”于女士高兴地说。
办事高效的背后,是保定市创新推出的“公证+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
近年来,保定市司法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打造由公证部门线上发起申请、不动产登记机构线上办结、电子证照网上传输的新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压缩了不动产登记的办理时限,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保定市司法局加强多部门协同,首创跨系统业务整合机制,联合住建、税务等部门,将公证继承、不动产转移登记、住建备案、税费缴纳等4项业务整合为“一窗受理”“一窗通办”,群众仅需提交一套材料、跑动一次即可完成全流程办理。截至目前,通过“公证+不动产登记”模式,已办理2800余件申请。
此项工作中,保定市司法局构建数据共享核验机制,通过公证业务系统与不动产登记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身份证明、不动产权属等9类数据实时共享,群众无需重复提交房产证、户口簿等材料,材料精简率达75%;同步开发税务评估、公证书互查等协同功能,推动跨部门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强化风险联防联控机制,通过线上核验、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确保办理安全高效。
不仅是“公证+不动产登记”,保定市司法局不断拓展“公证+”场景,创新打造“公证+N”服务机制,通过高效整合服务资源,形成“公证+预付式消费提存”“公证+调解”“公证+认证”等协同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真正体会到便利和实惠。
在民生领域,保定市司法局推出“公证+预付式消费提存”模式,与商务部门合作,率先在全国开发“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将公证提存应用于监管餐饮住宿、商场超市等办理预付卡的企业,既能遏制经营不善的主体携款“跑路”,又保护了消费者利益。
借鉴“公证+不动产登记”的先进经验,保定市司法局与公积金管理部门主动对接,创新推出“公证+公积金提取”服务,将公证服务嵌入提取流程,通过前置审核减少群众重复提交材料,推动数据共享实现“线上核验、一窗联办”。
在矛盾纠纷化解与基层治理方面,保定市司法局深化“公证+调解”模式,纠纷解决成本降低超60%。该局在公证处设立专业化调解室,配备专职调解团队,调解成功率达75%以上;建立公证律师联手调解机制,与10余家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共同化解重大矛盾纠纷;成立非企业法人公证调解中心,有效提升公证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同时,开展“公证服务社区法治化”活动,由公证员担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
在涉外法治与知识产权服务方面,保定市司法局优化“公证+认证”“一站式”涉外服务,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提供证据保全公证服务。
“我们将以‘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为抓手,从便民利企、创新业务、作风建设等方面持续推出务实举措,不断提升面向社会的公证服务质效。”保定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