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四川省坚持五措并举
推动新时代司法所创新发展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2-04-22 10:15
分享到 打印

  为深入贯彻全国司法所工作会议精神,四川省司法厅近日召开全省司法所工作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紧扣新时代司法所职能,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政治建所、改革优所、业务兴所、人才强所、保障促所,全力推动新时代司法所创新发展。

  一、坚持政治建所,夯实执政根基。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始终把政治忠诚放在首位,深入开展政治轮训,教育引导广大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司法所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健全市、县司法局定期听取司法所工作汇报、定期研究司法所工作、定期解决问题机制,完善司法所长日常工作定期报告、重大工作及时报告制度,最大限度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三是坚持从严管所,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持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严格落实司法所风险点防范要求,坚决整肃工作作风,持续整治司法所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问题。

  二、坚持改革优所,深化共建共治。一是进一步优化工作布局,紧紧围绕省委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总体部署,进一步优化司法所布局,探索完善“大所带小所”联动工作模式,分类落实司法所工作职责标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二是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加快推动“雪亮工程”“天网工程”接入司法所,着力构建县(市、区)司法局机关业务股(科)对口指导、协调推动司法所工作制度机制。积极参与涉藏地区依法常态化基层治理,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三、坚持业务兴所,彰显法治属性。一是把“服务不缺位”作为第一任务,坚持司法所和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一体规划、一体推进,持续深化司法所“一所六站点”建设(即在司法所设立公证协办点、法律援助工作站、仲裁业务联系点、行政复议咨询点、行政执法意见收集点和立法民意采集点),拓展应用“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加快推进司法所协调推进基层法治政府建设。二是把“平安不出事”作为重要职责,切实把司法所建成整合各方力量、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的前沿阵地,做好社区矫正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安置帮教对象服务管理,最大限度确保基层社会安全稳定。三是把“矛盾不上交”作为核心指标,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和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持续深化“调解促稳定 喜迎二十大 三查三化三优”专项行动,紧盯日常排查、专项排查、重点排查,精准摸排风险隐患,精细化解矛盾纠纷。

  四、坚持人才强所,挺起发展支撑。一是坚持力量向一线倾斜,加大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招录频次和力度,指导各地采取调动、遴选等方式,及时补充司法所工作人员,确保专编专用、满编运行。发展壮大司法所辅助人员队伍,确保每一个司法所至少配备一名辅助人员。加大专职人民调解员配备力度,力争实现“‘十四五’时期专职人民调解员数量占人民调解员总数的15%”的预期性目标。二是坚持人才从一线选拔,坚持待遇留人,比照公安派出所落实司法所机构、人员职级待遇。注重从基层司法所培养选拔干部,司法局机关部门负责人原则上要有基层司法所工作经验。三是坚持培训为一线实施,分层分级开展司法所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研讨交流和集中轮训,推动司法所干部培训全覆盖。鼓励符合条件的司法所干部全部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从时间、经费、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

  五、坚持保障促所,夯实发展根基。一是进一步改善司法所业务用房,严格按照司法部印发《司法所外观标识规范》要求,统一司法所形象,努力把全省司法所全部建成相对独立、临街落地、功能科学、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司法所。二是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装备保障,积极落实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所需设施设备以及必需交通工具,保障司法所依法规范安全开展工作。充分运用政法系统跨部门办案平台,积极推广“互联网+服务”新模式,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经费保障,将司法所经费保障纳入县(市、区)财政全额保障,建立司法所公用经费动态增长机制,保障司法所办案(业务)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开支。探索建立县、乡共同保障机制,想方设法补齐司法所经费保障短板。

附件:

责任编辑: 白海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