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民街道人民调解员马慧娟代表:

宣讲反家暴法 助力平安建设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27 08:26
分享到 打印

  

  2024年4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新民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马慧娟(左一)在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向当地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资料图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婕

  “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很多女同志在家里甚至要顶着大半边天。男同志对‘半边天’动手,这家里的天不就塌了吗……”这是一次反家庭暴力法的宣讲,宣讲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新民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马慧娟,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全国人大代表。

  真实的案例、通俗的语言,马慧娟向农村妇女解读反家暴法,传递“女性自强”的理念,呼吁大家摒弃“家暴是家务事”的陈旧观念,鼓励受害者勇敢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你给我们说了有啥用,这个法应该讲给男人们听。”台下,一位已有两个孩子的年轻妇女无意之中抛出这样一句话,一句无奈又无心的“牢骚”提醒了马慧娟,她思考,凡是有家暴发生,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受害者,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更是要在阴影下成长。宣传反家暴法,绝不能只面对家暴受害者。从那以后,马慧娟每次宣讲都要把对象扩大到男女老少等不同群体。

  马慧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定是平安中国的基础。减少家庭中的暴力行为,促进家庭和睦,就是为平安中国建设筑牢微观基础。家庭这个‘小单元’平安了,整个社会的‘大平安’才有保障。宣讲反家暴法,不仅能提升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推动法律实施,还能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弘扬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的家庭美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为平安中国建设注入正能量。”

  在最初的宣讲中,马慧娟发现,干巴巴讲道理无法引起大家的兴趣,于是,她开始研究怎么“讲故事”。她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司法部发布的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编成村民听得懂的“故事”,再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反家暴法入心入脑,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家庭矛盾。有一个变化,令马慧娟印象深刻,过去,一些姐妹遭遇家暴,总是选择忍气吞声,经过她一次次地宣讲法律,现在,遭遇家暴的姐妹们会主动寻求她的指导和帮助,希望依靠法律解决问题。

  2016年至今,马慧娟宣讲超过1000场次,参与群众十万多名。马慧娟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用宣讲法律的方式,积极投身于平安中国建设事业。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慧娟向《法治日报》记者透露,今年大会上,她将建议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增强全民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守护者。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