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上海市戒毒局多措并举做好《民法典》教育月活动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1-01-28 17:00
分享到 打印

为深入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司法部戒毒局开展《民法典》教育月的活动要求,上海市戒毒管理局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多媒介、多层次、多维度开展普法教育。通过开展《民法典》学习,将戒毒人员日常生活与国家法治建设充分融合,进一步帮助戒毒人员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观念,取得预期效果。

以“宣”普法,营造学习氛围。为深入开展《民法典》教育月活动,各戒毒所充分发挥场所文化引导功能,以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一是充分利用传统媒介。以所广播站为平台,定时播放《民法典与日常生活》音频课程。课程以生活实际为蓝本,将87个案例与民法知识相结合,让戒毒人员在收听故事的同时,学习民法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二是开展艺术作品评比。以“学好《民法典》,用好《民法典》”为主题开展艺术作品评比,共计选出优秀板报24幅,征集泥塑、剪纸等手工艺作品8件。在营造学习氛围的同时,帮助戒毒人员深入了解《民法典》制定背景及重要意义。三是开展书香阅读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适时开放图书阅览室,添购法学类书籍,由大队统一组织借阅。集中撰写学习心得,共选评优秀征文15篇。引导戒毒人员在阅读中提升学习效果,并能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以“课”学法,搭建课程体系。局、所两级组织充分开发适合戒毒人员学习的理论课程,将民法理论、案例微课及专题讲座有机集合,依托上海市戒毒局戒毒人员电视教育平台,开展直播、录播课程学习。一是视频学习搭建框架。利用戒毒人员电视教育系统,将民法学习纳入教育计划中,常态化开展微课教育,针对戒毒人员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合同、争议纠纷以及婚姻家事,分层分类开展“人生之初”“成年之后”“成家置业”“养老继承”等单元讲解,累计播放40余课时。二是专题讲座细化讲解。通过“云课堂”直播、录播等形式播放专家讲座,如《王立明:民法典的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刘贵祥:民法典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就《民法典》设立的意义、修订的重点进行讲解。同时,组织专职教师讲授与大众生活、工作相关的合同、婚姻家庭的法律常识,进行案例讲解,加深对《民法典》重点篇章的理解。三是建立题库检验效果。根据《民法典》的章节分类,组织各戒毒所进行题库编写。试题侧重于法条与法理理解,经省戒毒局审核筛选,共计单选题300题,简答题100题完成入库。各戒毒所充分发挥题库作用,组织戒毒人员开展知识竞赛及统一考试,帮助戒毒人员划重点、强记忆,检验教学成效。

以“论”释法,深化学习效果。围绕生活实际,在戒毒人员中开展《民法典》学习大讨论。一是开展热点讨论。民警结合戒毒人员在戒治生活中所遇到的民事法律问题,重点以戒毒人员关心的婚姻家庭和财产分割开展重点法条的学习讨论活动,帮助戒毒人员建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责任观念。二是组织主题讨论。从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四个维度开展主题学习讨论活动,帮助戒毒人员准确把握《民法典》制定的时代意义、法治社会的实践意义和法治政府的构建意义,助力戒毒人员走好戒治生活的每一步,为回归社会巩固戒治成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形成法治观念。组织戒毒人员以身说“法”,通过分享“身边的法典”故事,民警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案件要点,解释民事法律关系,帮助戒毒人员理解《民法典》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养成遇事找法、解决矛盾靠法的思维观念。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