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孝清
夏日的阳光灼烧着大地,却未能阻挡一群白衣天使与心灵守护者献爱心的脚步。
近日,江西省戒毒管理局依托江西省戒毒协会平台,组织省内医疗机构、高校医疗和心理学等10余名专家学者走进赣西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戒毒路上 专家同行”首场戒治帮扶活动,为戒毒人员提供医疗戒治服务,为未成年戒毒人员及其亲属提供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指导。
现场义诊、急救培训、家庭教育讲座……当天,戒毒所内,一件件被汗水浸透的白大褂、一句句穿透心灵壁垒的暖心话语,汇织成一幅救赎与新生的画卷。
《法治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戒毒医疗中心一楼大厅的义诊区域,几张简易的诊台沿着大厅一侧整齐排开,5位心血管科、感染科、皮肤科、心身医学科的专家分列坐诊,戒毒人员有序就诊。桌面上,听诊器、血压计、便携式血糖仪等简单的医疗设备摆放整齐。专家们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咨询和诊疗建议,耐心地为戒毒人员解答各类健康困惑。
“长期摄入毒品,你的血压不太理想,在戒毒期间,除了按时吃药,每天更要适量活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周慧为一名戒毒人员听诊后语重心长地说。
此时,面对而坐的戒毒人员在这样细致入微地嘱咐中,不知不觉地放松下来。
义诊中,皮肤科专家发现多名戒毒人员因戒断反应引发严重湿疹,当即调整治疗方案,并叮嘱民警加强环境湿度监控。这场覆盖近百名戒毒人员的义诊,让戒毒人员触摸到被社会重新接纳的温度。
急救知识培训现场气氛专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程斌围绕高血压危象、脑卒中等急症的识别与处置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利用人体模型进行标准的CPR(心肺复苏)实操演示。戒毒所民警和医务人员代表踊跃参与,一位参训民警兴奋地说:“这些急救技能非常实用,关键时刻能救命,也提升了我们的应急处突能力。”
“成瘾是疾病,不是道德缺陷。”在心理矫治中心生物反馈治疗室,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心理研究所副所长曾晓青的讲解直击未成年人心结。曾晓青团队通过经颅磁电治疗技术为3名存在情绪障碍的未成年戒毒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与干预治疗。曾晓青介绍说,经颅磁刺激技术的核心,在于唤醒大脑的自我修复潜能,以此提升情绪自控能力,帮助戒毒人员更好地戒断毒瘾。
最催泪的场景发生在亲子团辅室。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破冰游戏和亲子沟通技巧练习,帮助12名未成年戒毒人员逐步打开心扉,学习表达与倾听,努力修复受损的家庭纽带。
台下一位母亲泪如雨下,她动情地说:“以前不知道该怎么做,总是又气又急。今天明白了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知道怎么帮孩子了,感觉有了方向。”
“生理脱毒只是起点,心灵解毒与社会接纳才是戒治闭环。”江西省戒毒管理局副局长林常明说,这场多维度的帮扶行动,是实实在在关心关爱戒毒人员身心健康,教育挽救未成年戒毒人员,对于丰富完善戒毒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场所戒治能力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戒毒路上 专家同行”活动将持续6个月,采取订单式、预约式服务,尽力满足场所和戒毒人员个性化需求,将按照场所戒治需求清单,分期分批组织专家赴全省6个收治场所以及部分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开展专业指导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