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山西省监狱系统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1-08-12 11:01
分享到 打印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山西省监狱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监狱管理局“三年创一流”目标和“154544”工作思路,始终聚焦民生、民情、民忧,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有力抓手,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渠道,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载体,提高服务质量,引导党员民警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一、政治引领,树牢意识,优化为民服务流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西省监狱系统突出政治引领,强化主体责任,组织全体党员民警认真学习群众工作的相关文献,引导党员民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以学习成效转化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实效。一是立足实际,制定方案。结合监狱工作实际,制定了《山西省监狱管理局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流程、工作规则、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限。二是广泛调研,科学立项。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集中开展“访民情”活动,通过开辟专栏、设立公开信箱、热线电话、发放《征求意见卡》、交流座谈等方式,及时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各级党委结合实际,综合研判、科学立项,明确为民办事内容。三是明确责任,组织实施。各级党委围绕“明确责任部门抓落实、明确责任人抓落实、明确完成时限抓落实”的“三落实”原则,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任务图、责任链,把办实事工作细化到每月每天,确保群众利益尽快落实。四是全程督导,跟踪问效。省监狱系统强化“答题意识”,压实主体责任,全程监督,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对发现问题列清单、建台账,及时督导、限期完成,确保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民所知悉。

  二、聚焦主责,立足主业,强化为民服务水平

  山西省监狱系统始终立足主责主业,践行“以民为本”理念,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有序恢复接见工作。疫情防控以来,根据司法部统一部署,全国监狱系统以高于平时、严于地方的要求,全部暂停了罪犯会见工作。随着疫情缓解,罪犯亲属要求会见的意愿比较强烈。省监狱局党委积极作出回应,从有利于罪犯改造出发,制定罪犯会见工作方案,通过建设视频会见系统、开展网上会见、电话预约等形式,有序恢复罪犯会见工作,缓解罪犯家属思念情绪。二是推进狱务大厅建设。针对社会公众、法律工作者、罪犯家属反应的对执法工作不清楚,对罪犯考核、奖惩及减刑情况不熟悉等问题,监狱系统以各单位会见室为载体,推进狱务公开“六个一”工程,开展标准化狱务大厅建设,把狱务公开内容与法律咨询、会见服务融为一体,实现“一门对外”办理监狱所有执法服务事项,打造监狱公正文明执法窗口。三是推进办案中心建设。省监狱系统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作为执法管理的根本要求,从强化执法监督入手,推进执法办案中心建设,采取统一管理、集中办案模式,明确办案程序,完善办理流程,设立办案期限,深化案件审查,实现案件办理“精准精细、无错无漏”,打造“规范、高效、标准”的执法办案模式,努力提高办案质量水平,使人民群众在每一期执法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拓宽渠道,阵地前移,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丰富服务载体、拓宽服务领域,从群众身边事入手、从突出问题抓起、从便民利民出发,解民忧、办实事。一是现场办公,为民服务。深入开展监狱领导接待群众工作机制,推行“监狱长接待日”工作,接受罪犯亲属和社会各界人士关于监狱执法管理各方面的咨询、求助,进一步加强监狱与罪犯家属沟通,听取群众诉求,化解家属疑虑,消除罪犯亲属对监狱的不理解,保障了人民群众及罪犯家属合法权益,构建起了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桥梁。二是开门纳谏,倾听民意。邀请人大、政协、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罪犯家属等各界代表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以诚恳态度征求社会各界对监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更直观地了解到社会各界对于监狱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三是深入乡村,定点服务。组织干警深入定点帮扶村,从帮扶村群众急需的问题入手,开展宪法、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咨询宣传服务;联合专业机构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协助进行消防隐患排查治理,增强群众消防意识,提高乡村安全治理水平;组织驻村工作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附件:

责任编辑: 刘海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