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沪黔联动 温情铺就社矫对象寻亲路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27 15:32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法治日报通讯员 杨 潇

  “21年的光阴,能回家跟亲人团圆,对于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这不仅是我社区矫正的开始,也是我人生新的开始……”抵达贵阳东站的社区矫正对象小光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近日,小光与亲人在家乡贵州遵义重逢。刚见到家人,小光便哽咽着喊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紧接着跪地痛哭。这一幕让在场的其他亲友无不落泪。小光父亲紧紧握住儿子的手,激动地说:“我们这个家,还在!”

  时光回溯至2003年4月,午后温暖的阳光洒在上海市松江区一处出租屋门前,年仅3岁10个月的小光正蹲在地上,好奇地盯着蚂蚁搬家。

  然而,转瞬之间,小光消失不见。父母发现孩子失踪,心急如焚,当即报警,随后踏上漫长艰辛的寻子路。

  他们背着行囊穿梭于各个城市,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但希望一次次破灭。最终,小光母亲因悲痛与压力精神崩溃,患上精神分裂症,年迈的奶奶也不堪打击,卧病在床。

  2019年,长大成人的小光开始涉足水果生意。他每天在水果市场忙碌着,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水果,其中不乏进口水果。

  2023年4月,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因不了解法律知识,在利益的驱使下,作出了一个错误决定:他在网上购买了A省品牌蓝莓商标,然后擅自将其贴在自己售卖的蓝莓上。同年8月的一天,A省品牌蓝莓商家在市场巡查时发现小光的侵权行为,迅速向相关部门举报。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确认情况属实。小光的行为已涉嫌侵犯商标权罪,很快,警察来到小光的摊位前,将其依法刑拘。

  小光被刑拘后,依流程进行入所体检采血。谁也未曾料到,这一常规程序,竟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就在针头刺入小光手臂,鲜血缓缓流出之时,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警方将采集的血液样本录入DNA数据库,与失踪人口信息进行比对。经过比对,小光意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2024年底,小光远在贵州的亲人终于从上海市松江区派出所得知了他的下落。此时的小光,正面临着人生的又一个困境。他的妻子即将临盆,而他自己又因侵犯商标权罪处于待审状态。在医院的病房外,小光焦急地踱步,内心充满煎熬。

  最终,小光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3年执行,并开始接受社区矫正。

  历经诸多磨难,与家人团圆是小光此刻最为迫切的期望。然而,当他得知自己在社区矫正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执行地时,他感到错愕又焦虑。

  贵州省司法厅和上海市司法局了解情况后,考虑到团圆对这个分离21年的家庭意义重大,两地积极协商协作监督管理事宜。上海市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分析研判,并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加快审批流程,最终小光获批回贵州与家人团聚。其间,贵州社区矫正机构认真开展协助监督管理工作,并与上海实时互通信息,有效确保监督管理跟进到位、教育帮扶落实到位。

  “为了这一天,我们一家等了21年,万分感谢大家!”小光的父亲哽咽着不住道谢,一家人紧紧相拥。至此,这段跨越21年的寻亲之旅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上海市司法局刑罚执行处负责人表示:“安其身、暖其心、育其人、正其本。社区矫正作为中国特色非监禁刑事执行方式,肩负着保平安、护稳定、促和谐的重要使命,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

  贵州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处的相关同志告诉记者,近年来,贵州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紧紧围绕主责主业,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切实提升教育矫正质量。不断强化跨部门协作配合,从监督管理到教育帮扶,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